作为老舍先生的著名代表作之一的《骆驼祥子》,无疑也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的经典剧目之一。从1957年开始由北京人艺推上舞台首演,已先后于1980年、1989年至2007话剧百年庆典演出时已经是第四次登上人艺的舞台了。
首都剧场(摄影:冯赣勇)
话剧百年系列图片展(摄影:冯赣勇)
2007年4月25日晚上,记者有幸在此轮首演的前一天观摩了在北京首都剧场的彩排演出。精湛的演出至今令人回味无穷。从走进首都剧场大厅就能感受到纪念话剧百年热烈的庆典氛围。
祥子(于震-饰)与虎妞(王茜华-饰)
刘四爷(王德立-饰)与二强子(尹伟-饰)
只见首都剧场的外墙两侧是醒目的“庆祝中国话剧百年展”的宣传条幅,走进剧场大厅,纪念中国话剧百年发展历程的系列图片展吸引着人们驻足浏览。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令人大开眼界。
小福子(于明加饰)与二强嫂(夏立言-饰)右
老马(张万昆-饰)与小顺子(杨佳音-饰)右
进入剧场后,随着熟悉的启幕钟声响过之后,有轨电车的铛铛声与小贩的叫卖声似一首老北京交响曲回荡在剧场里,在喧嚣的老北京市景音响效果声中,舞台大幕徐徐拉开,立刻一幅栩栩如生,大雪纷飞下的九十年前老北京的城风貌撞入观众们的眼帘。
剧照精选(摄影:冯赣勇)
旋转舞台上缓缓移动的场景与一辆辆顶风前行的人力车夫的动感场面撼人心魄……这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为庆祝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而隆重推出的根据老舍先生著名小说《骆驼祥子》改编的新排经典同名话剧的彩排演出现场。
在这次由北京人艺老中青演员组成的演出阵容里,年轻演员在这个创作集体中占据了主要地位。但是,近三个小时的演出,演员们的表演起伏跌宕、环环相扣,如行云流水般的一气呵成。就像戏曲表演中常说的“一棵菜”,堪称为一场完美动人的彩排演出。演出结束后,来自首都部分媒体的记者和专业戏剧工作者对于精湛的演出报以长时间的掌声。
对于《骆驼祥子》这部作品,电影、戏剧各种改编的版本,已经令观众们大多都极为熟悉。而此次作为新排话剧的著名导演顾威,虽然忠实于人艺老前辈梅阡先生的改编创作本,但是在人物的塑造及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很大的改进,在突出体现顾威导演现实主义创作理念的同时,也极为鲜明地反映了《骆驼祥子》这部话剧新排的实际意义。
《骆驼祥子》描写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军阀混战时期,老北京人力车夫的悲剧命运。主人公祥子年轻健壮,吃苦耐劳,争强好胜。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依靠自己的汗水挣得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当个“体面的”车夫。
为此,他在刘四爷开办的人和车厂租车,拼命拉了三年,终于为自己挣下了一辆新车。结果没过多久,就被大兵连人带车抓了壮丁。祥子逃跑的时候,牵走了大兵们丢下的三匹骆驼,卖了三十块钱。从此得了“骆驼祥子”的绰号,又重回车场。
刘四爷的女儿,三十岁的老姑娘虎妞爱上了祥子,不顾父亲的反对硬是嫁给了祥子。刘四爷见左右不了女儿,暗自卖掉了车厂,一个人带着钱远走高飞。
祥子和虎妞买了一辆新车,经历了短暂的幸福生活。但好景不长,虎妞产后染病,孩子和大人都死了。祥子为给虎妞治病,把车又抵押了出去。一切都竹篮打水,祥子再次孑然一身。
无数次的打击让祥子看到了生活的严酷,也让他真的像骆驼一样,“肩膀上多沉,路多远,也不能叫人压趴下。”他将在人生的路上,顽强地继续走下去……
圆满谢幕(摄影:冯赣勇)
对于这样一个九十年前老北京的故事,让今天一点生活积累都没有的年青演员来演绎,的确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令记者没想到的是,在于震、王茜华、王德立、尹伟、邹健、张万昆等人艺中老演员们融合的杨佳音、于明加、孙晓潇、韩清、雷佳等青年演员们的这个演出阵容,为观众们活灵活现,真实感人地再现了这个九十年前老北京苍凉悲怆的一幕,观后不禁令人回味无穷,浮想联翩……(图文:冯赣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