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选择了CFA的我

来源:中华时报    作者:海龙    发布时间:2022-12-21    

赵辉,男,汉族,1996年出生于山西省大同市,香港大学金融系硕士,软件研发工程师,云计算架构师。

2021年获得CFA特许金融分析师,2022年6月获得 PMP项目管理证书,阿里云ACP云计算专业工程师证书。

2022年4月15日发表财务会计审计管理系统,4月22日发表智慧城市安防监控管理系统,5月12日发表财务税务一体化管理系统。

以下是来自赵辉的自述:

金融毕业,在金融圈已经待了将近一年,从金融小白到现在的加班能手,除了薪资没涨过多少之外,体重、皱纹都加了不少,自己也知道一切都是因为能力不足,只会基础的工作就只能拿基层的工资,所以考CFA提升实力也就是理所当然了。

为备考付出的努力,说起来可能有点多,但基本上也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毕竟没有一张证书是可以随随便便努力拿到手的。

自己写下高频英语单词贴在卫生间的镜子上,早晨刷牙也要背几分钟;冰箱的门上也贴的是密密麻麻的名词释义;晚上下班后看书、听网课,拿着笔记本一点点记录重难点。

而最难忘的,该是那次早晨的地铁,当时在看CFA网课,老师在讲公司金融里的管理目标,其中短期收益率度量一直是我的一个难点,所以听的入迷了,等到听完课后才发现地铁早已经坐过站,而那天自己也毫不意外的迟到了,全勤奖也没了。

虽然当时急忙忙的下地铁,然后换乘,而且最终的全勤奖也没了,但仔细想想其实也没什么后悔的,毕竟当得到的大于支出的时,这笔投资就是划算的,而彼时的CFA就是我最大的投资。

考CFA是我在网上搜索“金融圈如何改变提升”后决定的,至于为考证付出的努力,可能和大家差不多,早晨是6点起来背英语单词,就在楼下的空地,拿出自己总结的高频词汇,大声的读背。

看书是在每天下班后,地铁上是看CFA网课,不懂的随时记下来,基本是每天看三个小时。

我印象最深的是在CFA考试前一个月左右,因为担心职业道德,所以无论是道德执行的五种调查情况还是三种调查结果等都是翻来覆去的分析、总结、记忆。

白天上班,晚上复习,有一天因为太累,复习时直接在桌子上睡着了,闹钟响时,睁眼外面已经有了朝阳。当时看着依旧开着的灯,摸着酸痛的胳膊,内心是满满的委屈,但现在回想,如果备考路上,不对自己狠点,那最终失败的只能是自己。

责任编辑:欣悦
相关链接: 中华时报(app) 中华新闻通讯社 新世纪艺术 中华摄影报 中时网

Copyright © 2002-2017 中华时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5831号-4 记者查询  关于我们  手机版本 技术支持:海南布谷

快捷评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