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新明
大凉州,历史上何其盛也!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如何振兴大凉州?使旅游景点成为一种文化,笔者有三大建议,愿与同仁共勉。
1,全力打造《凉州词》金字招牌。
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翻译以下:刚刚把葡萄美酒斟满了夜光杯,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的琵琶相催。要是卧倒在沙场上请君不要见笑,自古征战的人有几个可以活着会来。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战士饮酒出征的边塞诗。诗的一开头,便描绘出塞上军中生活的浪漫。你看酒是葡萄美酒,杯是夜光宝杯,那宴席一定是十分丰盛的。可是当将士们开怀痛饮的时候,琤琤琮琮的琵琶声却在马背上想起来了。琵琶声一响就是催人上路。诗的后两句,以还未豪饮的战士们的自白,细致委婉地刻划了他们崇高无畏的思想境界。
这首诗既赞扬了边防将士那种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还流露出诗人对将士们无限钦佩,对边塞生活无限向往的心情。
让我们回到现实,建议武威东关拆迁后拟建唐城。主题即:“唐诗中的凉州”。一些宾馆可以用“王翰客舍”、“王维客舍”、“高适客舍”、“岑参客舍”来冠名。用葡萄、美酒、夜光杯来宴客,让历史与现实交融在一起。
《凉州词》这是千年前先贤们送给我们的一个金子招牌啊!因此建议整合凉州几种诗词刊物,办起全省乃至西部权威诗刊《凉州词》,定期举办全国性的诗词大赛,进一步提升凉州的知名度。
2,全力唱好《杨家将》这出大戏。
《杨家将》是一个中华英雄精忠报国的代名词,是传承千年的英雄家族金字招牌。从《中国军事人物辞典》杨业辞条:“杨业(?---986),北宋名将,又名杨继业。麟州(今陕西神木人),二十岁到太原,为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部将。因功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戍守北边,骁勇出众,所向克捷,号称“杨无敌”。”
杨文广辞条:“(?---1074)北宋名将,字钟容。杨业孙,杨延昭子。仁宗时,为范仲淹所擢用,后从大将狄青南征,迁兴州防御使,知宜、邕二州。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在西北为秦凤副都总管,修筑筚篥城(在今甘肃武山甘谷),击败西夏军。历官定州路副都总管,步军都虞侯,曾献阵图及取幽燕策,不久病死。”
专家指出,传说是历史的有效补充。过去人们认为《山海经》很荒诞,但经权威专家考据,《山海经》中许多都是真实存在的。
“杨家将”的故事,特别是“杨门女将”,虽然在宋史中没有明确记载,但是在古浪有滴泪崖的传说,有营盘台、左扎墩、右扎墩、马踏泉等军事含义的地名。有出土的古铠甲、战马笼头、脚蹬、茅、锤等兵器可以佐证。
据考,凉州杨氏源于弘农郡望一脉,斯为宋将杨业后裔。终明一朝,杨氏先祖历仕皇朝十六帝,为有朝一代功德昭著的世袭勋臣。杨氏初祖杨税和杨胜皆为洪武年间的战将,曾随同明成祖朱棣参与“靖难之役”。杨税战死,其子杨忠于永乐十五年调凉州卫正千户,世袭武德将军。三年后,杨胜的儿子杨斌先是承袭父职,后随太监王安巡察甘肃镇兵务,后主动要求调凉州卫掌印,担任“凉州卫指挥使”五年。从此,杨氏后裔因镇守河西而世代居于凉州,遂有“凉州杨家将”之名,“凉州杨家将”在明代出了几十个将军,他们驻守西北边防,保家卫国270年,英雄事迹感天动地,可歌可泣。
杨嘉谟(1577---1642),号明宇,祖籍重庆府长寿县。明末西北名将,始祖杨胜八世孙。凉州城杨府巷乃明朝骠骑将军,甘肃总兵、蓟州总兵、凉州卫世袭指挥使、上柱国光禄大夫杨嘉谟大将军的世袭府邸,享年六十六岁,葬于凉州高坝蜻蜓村。在凉州地名中有杨府巷、杨家河、杨家山、杨家寨、杨家洼(山+瓜)等几十处杨氏文化遗迹,从《凉州府志备考》、《凉州杨氏家谱》等地方史料中,确认凉州杨氏系杨嘉谟之后。古浪县泗水、二墩杨氏亦确认出自杨府巷,粗略计有数万人之巨。
因此,笔者建议在古浪县黄羊川及县城一带,开发七古堆湾、石门峡、杨门忠骨、甘州石。特别是要建“杨家将演武场”。古浪县城城标“北宋名将”杨文广,文化广场更名为“杨家将广场”。凉州要“传承清白传家四知堂文化,弘扬忠勇爱国杨家将精神”。
首先要保护好杨府巷、杨家河、蜻蜓村杨嘉谟墓地、认祖祠堂等杨氏文化遗迹;二是建议“凉州杨家将攻鼓”在文化广场要常年演出,让“杨”字旗、“帅”字旗在大凉州永久飘扬;三是建议开设“杨家将”擂台,定期举行全国性的尚武竞技比武,以此吸引国内外游客;四是定期举办《中华杨家将》论坛,吸引海内外学者演讲,吸引海内外五千多万杨氏后裔到武威旅游,成为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全力唱响《西极天马歌》这首战歌。
近些年,大凉州在宣传上有四大名片,但笔者以为大凉州把《西极天马歌》唱响即足矣!让我们来欣赏汉武大帝的《西极天马歌》:天马徕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首句写武帝对天马到来的欢喜、兴奋之情。次句借天马行程万里来到汉朝,归服有德的汉朝;第三句大宛降汉是借了上天的神灵和不可抗衡的威力,第四句度过沙漠地带,四方的少数民族无不震慑顺服。
武威有耀武扬威之意。全诗格调高昂、充满着一个征服者由衷的喜悦之情和豪迈之气,表现了汉武大帝四夷宾服,八方来朝的坚定信念。
马踏飞燕出自大凉州,目前是国家旅游标志。但宣传力度还不够。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人们是多么喜欢“绿码”啊!因而笔者特建议:
一是建议在武威火车站、汽车站高悬或建造汉武大帝《西极天马歌》宣传墙,让游客知道武威名称的由来。
二是在雷台公园大景区悬挂巨幅标语:“天马故里,甘肃凉州!”、“天马在这里起飞!”,进一步提升凉州的知名度。
三是定期举行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天马论坛”,让凉州天马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凉州大马,横行天下!
【作者简介】张新明,60后,现任甘肃省黄河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武威市古浪县文化馆退休人员。群文副研究馆员。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协会员、甘肃省诗词学会会员。已出版《昨日笔记》,《今曰印象》、《明日吟唱》三本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