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赤壁市司法局全力打造县域调解综合体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1-20    

中华时报湖北讯:(刘少华 周友季 龙从智)近几年来,赤壁市调解中心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论述,着眼县级行政区域城、镇、村特点,以建强“一个中心”,完善“两大平台”,充实“三支队伍”,健全“四项机制”为目标,重点打造的市域治理现代化、“半小时公共服务圈”便民服务中心。自建成运行以来,共计受理、调处各类纠纷1343件,调解成功1293件,成功率为96 %,涉案金额3853万余元,为全市社会平安稳定、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是市委政府重视。市委市政府对中心建设高度重视,市委书记盛文军同志多次亲临建设现场进行调研、协调和督导,解决了调解中心日常运转经费35万元/年,市政府为每个专调委安排专项经费预算10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配备专职调解员35人。将市调解中心设立为司法局下属的财政全额拨款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并投资480万元改建市调解中心,面积2400平米,初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二是整合服务资源。按照“一体建设,资源共享”的工作思路,将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资源和调解资源整合在一起,实现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法治宣传与人民调解有机统一,不断提升调解法治化水平和公信力。

三是完善自助服务终端平台。投资50万元建设24小时“法超市”,设置3台自助终端、1台法律机器人,可查阅下载法律法规、法律文书,计算各类赔偿金额,提供在线申请法律援助、司法鉴定、公证、调解预约语音自助和视频连线律师咨询等法律服务。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路,实现群众足不出户,手指一点,解决纠纷,降低了群众办事成本、提升了解决基层矛盾的效率。

四是完善远程视频调解会诊平台。建设矛盾纠纷远程视频调解会诊系统,实现市调解中心与14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站远程互联互通、视频共享、信息共享,对乡镇遇到的跨区域纠纷进行多方远程调解,对重大疑难纠纷进行专家会商,对人民调解员进行远程培训,全市40名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入驻调解专家库,实现矛盾纠纷调处少跑路、基层治理不绕弯。

五是完善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平台。积极拓展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目前有11个专业调委会入驻市调解中心,涵盖了医患、交通事故、环境保护、校园、退役军人、婚姻家庭、信访、金融保险等行业,实现人员集中、力量集中,调解队伍更专业,调解成效更明显。

六是完善诉调对接平台。投入资金40万元在市调解中心建设科技法庭、法官工作室,将诉前调解前移,打通了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通道。法院将简易案件直接导入到调解程序,由调解组织直接受理;调解委员会对调解成功的涉及当事人给付等明确权利义务的案件及时送到法官工作室进行司法确认,或将调解不成、当事人愿意走诉讼程序的案件引导到法官工作室,实现诉调无缝对接,减少当事人诉讼成本,提高调解公信力。


责任编辑:
相关链接: 中华时报(app) 中华新闻通讯社 新世纪艺术 中华摄影报 中时网

Copyright © 2002-2017 中华时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5831号-4 记者查询  关于我们  手机版本 技术支持:海南布谷

快捷评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