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时报黑龙江讯】(记者王澄宇 张长江) 提起王金,认识她的人都亲切地称呼她“栗子老师”,2021年夏天,她从工作环境待遇优渥的北京来到了山东威海,第二次开启了她人生的下乡生涯,67年前伟人提出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这句话至今还在感召着千千万万个像王金一样的热血青年,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走上了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道路。
王金是热爱艺术专注教育的优秀共青团员,军校毕业后就直接跟随其母亲深入到天津老家一千多公里的长白山麓吉林省敦化市兴农创业,这是她第一次下乡经历,由于她母亲朱明霞女士励志要在农业科技和助农兴农方面有所作为,所以在她们生意成功后选择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再度创业,成立了吉林省天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王金因此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打成一片,发挥自身文化艺术和教育方面专长,在向当地村民学习农业基础知识技能的同时,教授村民文化知识和艺术技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这一指导思想之后,她们立即响应。母亲本来就是文化名家“中国第一代女篆刻家”,王金从小就受母亲及其身边的各大文化名家影响熏陶,在文化艺术领域颇有建树,自创《金石贝艺》创意手作技艺,自成一流派,开启了以艺术教育支农助教的公益生涯,从此走上了家庭教育亲子教育和公益教育深入群众的道路。
她们从第一次下乡经历开始,王金以兴农支教志愿者的身份,已经义务组织和参与艺术教育实践和文化长征活动上百场,帮助基层群众提高文化艺术素质超过千人。
从东北到北京,从北京到威海,王金及团队在威海市南海新区成立了威海社群文化有限公司,用现代社群文化运营形式,发挥她早期社群文化运营者和理念开创者的优势,开展起艺术教育和公益爱心行动。
现在,“栗子老师”是学生、家长及乡亲们对这位新时代“女先生”的尊称。她独特的教学方式和孜孜求学的钻研精神已经深深地印记在人们的心中,一声亲切的“栗子老师”既表达了人们对她的特殊情感,又彰显出她严谨治学真诚待人的品行。
栗子老师将带领她的家人和团队立足威海南海新区,植根大水泊,倾力促进城市赋能乡村,以文化艺术教育扶持乡村振兴建设。王金深深懂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靠全体优秀的中国人支撑起来的,实现这个梦想是要有千千万万个志愿者和中国心共同奉献共同缔造。
王金:艺名,栗子。
业称:栗子老师
自然艺术教育导师、亲子社群创意运营专家、童话剧编导、文学撰稿人、动物心理学家、【金石贝藝】手作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创始人、创作人。
1986年出生于“哏都“天津。古城大家,闺秀其间。自幼受母亲顽石篆刻及各大书画界名家熏陶,亦受山海自然美学环境影响,造就了其对艺术的归根与创想能力。作品是采用固态自然诠释动态自然的艺术美学。被誉为石贝艺术的传奇。擅长动物,人物,卡通,科幻等创意石贝立体微景观雕塑装置。主张“零画面,百设计”的艺术理念,在玩儿艺术中修复身心,陶冶情操,修行境界。
2020年她提出了“反临摹主义艺术”理念,用无限创意和艺术审美情趣治愈中国孩子对美的理解,留存着中国美术教育的技术层,融合西方美育的创造空间。
2021年正式申请《金石贝藝》品牌版权。成为海洋生态艺术创始人、滨海城市文化宣导师、金石贝藝手作第三代传承人。以海边的石头、贝壳做为主创作元素,搜罗其他自然材料做为辅料,进行仿真立体微景观构建。保留自然材料原始结构及色彩,提升顽石及贝壳的文化价值。用创意情绪与爱的美学打造无数全球独创作品使之具有非遗传承意义。2022年应清华设计院设计师团队邀请,入驻大水泊清华乡村振兴实践基地项目,正式成立初心公社-初家村【金石贝藝·乡振文化微展厅】。并将这种生动的乡村振兴文化建设展示形式以星火燎原之势向全国各地进行推广,助力乡村艺术教育与海洋城市自然艺术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