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热消融技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疗效显著

来源:    作者:甫霖    发布时间:2022-10-09    

微信图片_20221009145210.jpg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超声介入中心章建全教授经过17年时间潜心研究与实践,在国内率先运用超微创热消融技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955例取得了显著疗效,此技术亦被广大业内人士与甲状腺肿瘤患者广为称道。

  随着国民健康体检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疑似乳头状癌的甲状腺肿瘤被发现。虽说乳头状癌是甲状腺恶性肿瘤中发展相对缓慢,预后相对温和的类型,但它仍旧是恶性本质。因而,患者一旦被告知可能患上了甲状腺乳头状癌,不可避免地会紧张与焦虑起来,进而迫切希望能够尽早确诊和尽早治疗。

  随着超声等影像手段引导下的穿刺活检病理检查新技术的发展,现如今要想快速弄清楚肿瘤的良恶性质,已不再是件困难的事情。包括细针吸引穿刺细胞学检查和粗针切割穿刺组织学检查在内的活检病理诊断,也已经成为外科开刀手术前十分重要的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

  甲状腺肿瘤尤其是乳头状癌是否可以不再一味地依靠开刀手术就可治愈的问题,已经不再是设想。尤其是近15年来,中国大陆介入超声学界对甲状腺结节热消融治疗开展了大规模临床实践,充分的证据表明包括微波、射频、激光在内的经皮穿刺热消融技术不仅对甲状腺良性结节具有可替代手术切除的治疗作用,而且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灶也更具有可靠的灭活疗效,从而改写了手术切除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不二选择的历史,趟出了一条日益稳定、确切的临床治疗新路径。

  热消融治疗的优势是首先不丢失器官,保留了正常甲状腺组织,保住了内源性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能力,为不必要实施终身激素替代的患者避免了外源性激素的弊端甚或副作用。其次,热消融的超微创优势令患者颈部不再遗留手术瘢痕的“病患” 标志,进而减轻对其入学、入职、入伍、婚恋等诸多重要事宜的负面影响。因此,它具有极其重要的医疗性价值和深远的社会性意义。

微信图片_20221009145219.png

  章建全教授率领年轻的医疗团队用17年的时间,从无到有开辟了中国人热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肿瘤防治之路。

  为了既满足来自全国各大省市以及部分旅居海外华人患者的治疗需求,又满足临床科研的严谨与规范,章教授团队制订了综合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微波消融治疗适应证和禁忌证标准,以前瞻性的思维研究设计,为所有确定消融治疗的患者建立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和术后随访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案及医疗档案。

  从2016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历时5年余除剔除了14例不符合热消融治疗的乳头状癌病例外,累计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95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具有易向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倾向,但据对955例患者消融术后分析:术后肿瘤向肺、骨骼、脑、肝脏转移的远处病情进展病例数为0。消融术后因原发病或病情进展而死亡的病例数为0。微波消融具有非常显著的超微创优势,对消融术后局部病情进展的病例继续采取微波消融治愈率100%。

  根据文献报道,甲状腺乳头状癌也具有向肺部和骨骼转移的风险,为此章教授团队严密监察患者术后的肺部与骨骼转移风险,消融术后1年~3年内患者肺部CT年随访检查率100%,迄今未发现乳头状癌相关的肺结节。迄今为止没有出现骨骼转移主诉症状的相关病例。消融术后原癌灶消融区、淋巴结转移灶消融区3/6个月FNA评估率100%。超声影像学和病理学双重数据证明癌灶消融治疗后坏死既完全又彻底。

  近5年间,随着病例数逐年增多,2021年乳头状癌消融病例数已经占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甲状腺肿瘤消融治疗总病例数的65.35%。病例来源地涵盖范围广泛,表明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正在成为广大患者心目中认可和向往的诊疗平台。热消融治疗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年龄从10岁到81岁,年龄范围较广,表明热消融治疗技术既适合儿童患者,也适合高龄患者,但更是中青年患者的福音。

  从95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可以说明:微波消融治疗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效性、超微创性和简便的可重复性,此技术已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局部外科治疗的可靠手段。(章建全 蒲欣)

微信图片_20221009145203.jpg

责任编辑:
相关链接: 中华时报(app) 中华新闻通讯社 新世纪艺术 中华摄影报 中时网

Copyright © 2002-2017 中华时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5831号-4 记者查询  关于我们  手机版本 技术支持:海南布谷

快捷评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