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北京人艺第三版《北京人》首演(图)

来源:中华时报    作者:冯赣勇    发布时间:2022-09-28    

  今天看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官网发布了经典剧目《北京人》将再次演出的预告,令我不禁回想起当年曾观摩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第三版《北京人》的难忘经历。

 1剧中人大少爷(王斑-饰).jpg

剧中人曾文清(王斑 )

 2剧中人思懿(张培 饰).jpg

剧中人思懿(张培 )

作为曹禺大师的著名经典作品之一的《北京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曾于1957年和1987年两度上演。1957年版的《北京人》剧中不乏舒绣文、叶子、蓝天野、董行佶等著名话剧艺术家。1987年由冯远征、罗厉歌、王姬、郑天玮组成的最强阵容,再次把该剧搬上舞台。

 3剧中人老太爷(仇小光 饰) 拷贝.jpg

剧中人老太爷(仇晓光 )

 3剧中人愫芳(付瑶 饰).jpg

剧中人愫芳(傅瑶 )

2006427日晚上,记者应邀观摩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重排的曹禺先生的经典剧目《北京人》再次登上首都剧场的舞台进行的彩排演出。

 5剧中人江泰(薛山-饰)-拷贝.jpg

剧中人江泰(薛山 )

 4剧中人瑞贞(白荟 饰).jpg

剧中人瑞贞(白荟 )

此版《北京人》,北京人艺集中了王斑、仇晓光、薛山、傅瑶、张培、白荟、高倩、张万昆、兰法庆等一批近年来活跃在话剧舞台及影视上的中青年演员,第三次将《北京人》推上首都话剧舞台。

剧照精选(摄影:冯赣勇)

 5剧中人江泰(仇小光 饰) 拷贝.jpg


7剧照选1.jpg

此次话剧《北京人》的再次登场,也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为纪念首都剧场落成50周年的庆典演出中继《全家福》、《合同婚姻》之后奉献的第三部经典剧作。首都新闻媒体记者和专业戏剧工作者一起观摩了当晚精彩的彩排演出。

 8剧照选2.jpg


9剧照选3.jpg

   《北京人》是曹禺在迷恋契诃夫戏剧后于1940创作的一部剧作,也是他自己认为最为满意的一部作品,更被业内专家认为是他的颠峰之作。该剧描写的是一个旧中国封建大家庭如何从家运旺盛逐步走向衰落直至彻底崩溃的过程。

 10剧照选4.jpg


11剧照选5.jpg

     在这个封建家庭内部,曹禺着重刻画了曾家祖孙三代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作者以自己童年心灵中印象最深的那些人和事为原型,融入了对人的沉重的思考,写出了人物极为丰富的思想感情及命运的冲突,展现了他们在那样一个人吃人的“文明社会”中扭曲的生存状态。

 12剧照选6.jpg


13剧照选7.jpg

 本剧由著名青年导演李六乙担纲,他此次执导《北京人》一改以往先锋前卫的导演风格,站在文化批判的视角对作品进行重新解读,在舞台上呈现出一部“真正回归曹禺精神的现实主义的作品”,他表示,这个戏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曹禺写的是一群“活死人”,他们都还活着,但灵魂、思想都已经没了,是一部“鬼魂奏鸣曲”,非常有力量!

 14剧照选8.jpg


15剧照选9.jpg


22剧照.jpg

 对于这次创作,李六乙导演说,“由于受时代的局限,过去很容易以阶级斗争的简单概念来指导艺术创作,人物也多是脸谱化的,思懿坏得可恶,愫芳单纯得可怜。

 16剧照选10.jpg


18剧照选12.jpg


17剧照选11.jpg

 这一次创作,塑造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们更主要的是表达那个时代人们的情感表达与思想轨迹,寻找他们精神世界毁灭的过程。” 

19剧照选13.jpg 


20剧照选14.jpg


21谢幕.jpg

 圆满谢幕(摄影:冯赣勇)

当晚《北京人》的彩排演出非常成功,经李六乙演绎的《北京人》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剧中那烘托、渲染剧情所用的动人心魄的音乐以及从倾斜15度乃至最后到40度的大舞台效果等,都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图文:冯赣勇)


责任编辑:卢卡
相关链接: 中华时报(app) 中华新闻通讯社 新世纪艺术 中华摄影报 中时网

Copyright © 2002-2017 中华时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5831号-4 记者查询  关于我们  手机版本 技术支持:海南布谷

快捷评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