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锦绣 英雄回乡 这位在嵊州牺牲的新四军烈士魂归义乌故里

来源:中华时报    作者:李海良    发布时间:2022-09-27    

11_副本.png

中华新闻通讯社浙江嵊州讯(记者:李海良 通讯员:张亮宗)山河已无羌,英魂回故里。9月24日,在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嵊州市退伍军人事务局、义乌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义乌市退伍军人事务局等多方共同努力下,长眠于浙江省嵊州市谷来镇竹溪村的金萧支队傅红德(傅洪德)烈士,忠魂回归故里,迁葬于义乌市革命烈士长城陵园,完成了傅红德烈士亲属三代人七十八年的寻亲梦。


在第九个烈士纪念日到来之前,嵊州市首次交接抗战时期的烈士遗骸。嵊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缪功明局长表示,得知烈士家属的心愿后,马上与义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商议,并且确定了交接日期,迁葬地点。

2_副本.jpg

参加这次活动的有浙江省义乌市、嵊州市、诸暨市等各新四军研究会的代表;还有绍兴市、嵊州市、义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代表;以及为嵊州市抗战纪念馆长期公的老顽童志愿者服务队和当地谷来镇的少先队员代表。

22_副本.png

据了解,傅红德烈士是义乌大陈镇楂林村人,1943年8月参加党领导的抗日队伍,入伍时家中有二个可爱的女儿。1944年1月任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支队坚勇大队班长,在嵊县苦竹溪(现竹溪村)战斗中牺牲,献出了28岁的生命。由于当时的特殊环境,加上战斗部队为快速脱离敌人的追剿,古竹溪的群众冒着生命危险买了棺材,就地安葬了傅烈士,至今七十八年过去了。

3_副本.jpg

当时,傅红德烈士家里有妻儿,两个女儿年幼儿园,妻子肚子里还怀着未出世的儿子傅福根。诸暨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理事孙晓群老师表示,该会有关同志与烈士家人已连续多年寻访烈士坟墓,最后在嵊市谷来镇竹溪村老书记张仲华处,了解到傅红德烈士埋葬地点。


原来,烈士坟墓就在张仲华家分到的一块土地上。张仲华从村里老人口中得知,这里埋葬的是新四军的一位战士,而且因为战斗,这位战士中弹受伤后,肚子里的肠子都流了出来,是因为缺医少药,三天后,活活病死的。张仲华说,我知道这里埋葬的是一位烈士,一直保护着这座烈士墓,成为义务守墓人。

4_副本.jpg

在傅红德烈士遗骸交接仪式时,哀乐回旋,烈士遗骸上覆盖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嵊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双手捧着遗骸,庄重地将遗骸交给烈士家人。家人与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金萧分会对守墓人张仲华,万分的感激,金萧分会负责人专门向张仲华颁发了守墓奖。


嵊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缪功明局长表示,革命先烈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财富和力量源泉。我们不能忘记为改变中华民族命运而牺牲的先烈们的英雄事迹,要把红色资源保护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守好红色根脉的政治担当,以告慰烈士的忠魂。傅洪德烈士英魂回家,烈士一路走好!

1_副本.jpg

送别仪式上,送行的人们在接送遗骸的车队两侧列队,人们注目行礼,车队缓缓驶出竹溪村。烈士英灵在亲人陪同下,车队绕行烈士生前战斗过的谷来镇,然后从高速公路直达义乌市,魂归故里,迁葬至义乌市革命烈士长城陵园。(完)


责任编辑:宇
相关链接: 中华时报(app) 中华新闻通讯社 新世纪艺术 中华摄影报 中时网

Copyright © 2002-2017 中华时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5831号-4 记者查询  关于我们  手机版本 技术支持:海南布谷

快捷评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