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鉴旻:清朝著名经学家江永与《群经补义》

来源:中华新闻网    作者:杨鉴旻    发布时间:2022-09-01    

Screenshot_20220901_103043.jpg


清朝著名经学家

江永与《群经补义》


文/杨鉴旻


今天早晨,笔者浏览古籍,看到清朝著名经学家、音韵学家江永写的《群经补义》五卷。此书又名《读书随笔》,原取《易》、《书》、《诗》、《春秋》、《仪礼》、《礼记》、《中庸》、《论语》、《孟子》连同《周礼》共十经随笔诠释,未附杂说,共为十二卷,其门人戴震取《周礼疑义举要》七卷别为一书刊行,其余九经改为《群经补义》。此书考稽经传,敢于突破前人旧说,补注疏所未及,辨析精核,考证赅洽,对经文注义均有发明,足补注疏所未及。然对郑玄诸经正义则失矫枉过正。现存有《读书随笔》(含《周礼疑义举要》七卷,《群经补义》五卷)二种,一种为清乾隆五十七年刻本,一种为清抄本。


《群经补义》卷一中,有一段记录了笔者家乡甘肃与河西走廊的河流地理内容,颇感兴趣。为了保持文章原貌,笔者没有断句。选录如下,供广大文史研究者与爱好者浏览分享。


Screenshot_20220901_095541_edit_16985026665115.jpg


泾属渭汭属注也谓泾水注于渭水之内古属注二字通用士昏礼记酌玄酒属于尊郑云属注也匠人水属不理孙谓之不行郑云属读为注此属字之义正是如此孔传云属逮也非其义蔡传云属连属也泾水连属渭汭二水文势亦不安渭大泾小而汭又小于泾且先入渭不得以泾连之且汭为水名者惟职方氏雍州其川泾汭其馀渭汭洛汭妫汭及左传汉汭滑汭罗汭豫章之汭沙汭淮汭桐汭其义皆为水内(属字固有连属之义而左传有韎韦之跗注谓却至著韎韦与足跗相连属是注字亦借为连属之属可知属注二字古相通义亦可互借也)禹贡黑水说者纷纷讫无定论今尚书地理通释以大通河为界雍州之黑水以金沙江为界梁州之黑水以澜沧江为导水之黑水三黑水各不相通其说似是而亦多可疑惟金沙江为界梁之黑水为最确耳大通河即古之湟水自西来合浩亹水至兰州入黄河者也玩经文黑水西河惟雍州是以黑水与西河相对为雍之西界必其水自北而南流乃足以为界若湟水浩亹水乃是自西而东南流可界南北不可界东西安见界雍之黑水必为大通河乎澜沧江固是入南海矣然而三危山为窜三苗之处经明言雍州三危既宅三苗丕叙而澜沧江与金沙江同发源于诺漠浑伍巴什山不经三危势不得不于澜沧之下流指一山以当之于是以云南大理府龙州西之三崇山为三危而又自言其地太南似未为的姑存备考余谓三崇山即令可当三危亦未安黑水既分为三矣犹曰是名偶同耳若三危既为三苗所宅之地忽又有一三危山与同名名实相乱将使后人何所适从导黑水所至之地岂不能于附近处别举一地而必举其与三苗同名之地乎则此二黑水者大惑终不解矣然则雍州之黑水果何在案肃州卫志云卫西北十五里有黑水自沙漠中南流经黑山下(明一统志黑山在肃州卫城北沙漠中望之惟见黑山)又南合于白水白水在卫西南二十里源出卫北山谷中南流与黑水合又有红水在卫东南三十里源出卫南山谷中西流会于白水入西宁卫之西海然则黑水合白水红水西南流入临羌青海之上源其水名为鲜水亦曰仙水下入西海即青海其下流入黄河此黑水真为雍州之西界者也盖古雍州于汉时河西四郡但得武威张掖酒泉而不得燉煌武威今凉州府张掖今甘州府酒泉今肃州燉煌今废沙州及瓜州流沙在沙州之西假令雍得沙州则经文当云流沙西河惟雍州不以黑水为界矣西海者在湟水之南西宁之西黑水既入西海不但可界雍之西鄙兼可界河外之南鄙盖雍域不越西海而南其地为昆崙析支渠搜西戎之地经但于州未纪其以织皮来贡不在州域之内此皆以黑水为界而知之先儒未知肃州有黑水惟焦竑禹贡解略举之云今舆地图肃州有黑水南流至积石几及三百里不与积石河通此为禹贡之黑水无疑此虽得之而考之未详不知此水从鲜水入西海非南流至积石积石去黑水远何止三百里若西海之下流入河则亦流至积石非不与积石河通也盖西海与西域之蒲昌海不同蒲昌海水停不流此海仍流入黄河焦氏尚未知耳然焦氏欲以此黑水合于导冰之黑水云若入于南海则当截河而过不然当绕出星宿海之外此则大谬不然矣(肃州今改安西府)


Screenshot_20220901_100955.jpg


肃州之黑水志云入西海愚疑经文本云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西海后来经生相传误以西海为南海耳其误也有因盖中国不见西海雍州之黑水得入西海似为可骇咸谓此水必是西南流而入南海故遂以西为南犹之诸州贡道皆以达河为达帝都徐州经文遂云浮于淮泗达于河不知河字本是渮字之误也此一字大有关系若淮泗可达河则禹时鸿沟已开无故而分支流仅为徐扬贡道之利大害必及于河矣幸有许氏说文引古文作渮今人始知其误然经文犹相承不改此西海南海一字亦有关系如雍州黑水可入南海势必穿过河源江源诸大山大胍虽神禹亦不能为既不能为而说经如此不滋后人大惑乎西北之地水猪而广大者即谓之海蒲昌海牢兰海之类是也而艾儒略职方外纪西域有地中海太平海则海不必大海也蒲昌海方三百里已称为海若西宁之西海按今地图为呼呼鄂模方广殆七八百里岂不可称海乎或疑西海之称起王莽时始立西海郡古时未必然然愚考之山海经云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此赤水是金沙江黑水是怒江)有昆仑之邱此西海正是今之青海盖今江源河源诸山方八百里皆曰昆仑之邱在西海之西南而流沙之碛尾在其西北故曰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观此则西海之名由来久矣安知禹时不即有此名乎或曰三危山说者皆谓在燉煌肃州黑水不经其地奈何曰黑水从肃州至西海其间所经之山必多安知三危不在其间乎西海既皆讹传为南海则三危山亦皆谓在燉煌意其入南海必须经沙州而真三危在西海之上源者其名遂隐矣且地理之传讹附会者甚多穆天子所登之昆崙正是今河源之昆崙其洋水黑水皆见山海经后世志书不得吐蕃之昆崙黑水遂以肃州南所出讨来河之雪山为昆崙以肃州之黑水为穆王所循之黑水以肃州之嘉峪山当穆传之鸿鹭山若欲以是为肃州荣谓昔者天子亦尝游于此见西王母而不知其甚不然也则燉煌之三危亦岂得为真


Screenshot_20220901_103736.jpg


左传言先王居梼杌于四裔以禦螭魅故允姓之奸居于瓜州后人以窜三苗亦当在瓜州相近之地故谓三危在燉煌然以禹贡考之当不然雍州于原隰底绩至于猪野之后即继之以三危既宅三苗丕叙皆在雍州界内之辞不与昆崙析支渠搜在界外者同可知三危犹在黑水之内不在沙州如谓沙州亦在界内则经文又当举流沙与西河为界不当举黑水反复推之黑水在肃州无疑而南海之讹三危在燉煌之误姑为之说俟明者论定如有博考地理于肃州黑水之侧得一山土俗相传为三危者则余言信而有徵矣


中国不见北海西海而经书动称四海尔雅以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解之终有未安既谓之海当有其水岂可以四裔所处当之直沽外之渤海犹是九河下之逆河而称为北海者假借也北海可假借则青海亦可借作西海以充四海之数矣盖西海之地历代为戎羌浑蕃所居虽汉唐之盛亦未尝为郡县惟王莽时诱羌人献地设西海郡立五县不久即废后有立西海郡者遂取西海为名而非其地隋之西海郡惟居延一县居延实不在西海也然则青海亦可谓极边西戎所处举此为西界以合三方之海亦可谓四海之内矣否则无其海而称四海不有类于夸张乎


Screenshot_20220901_103406.jpg


经笔者查询,江永(1681-1762),字慎修,安徽婺源江湾人。清朝音韵学家。年二十一,为县学生。三十四,补廩膳生。六十二岁成岁贡生。好学深思,博通古今,专心《十三经注流》,长于步算、钟律、声韵,尤深于《三礼》及天文、地理之学。尝偕友人入都,时开三礼馆,总裁方苞以经术自命,举冠礼婚礼数条为难。江永从容详对,方苞为折服。没后,朱筠督学安徽,重其学,以江永从祀朱子于紫阳书院。著述甚富,“其言深博无涯涘,昭晰群疑,发挥巨典,探圣贤之秘,而参天地人之奥”(马其昶《皖志列传稿》)。通词曲,其论黄钟之宫,颇有新见。著有《周礼疑义举要》七卷、《仪礼释宫增注》一卷、《礼记训义释言》八卷、《深衣考误》一卷、《礼书纲目》八十五卷、《仪礼释例》一卷、《春秋地理考实》四卷、《群经补义》五卷、《乡党图考》十卷、《律吕新论》二卷、《古韵标准》四卷、《四声切韵表》一卷、《考订朱子世家》一卷、《近思录集注》十四卷、《算学》八卷《续》一卷,《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另有《律吕阐微》十卷、《读书随笔》十二卷、《音学辨微》一卷、《河洛精蕴》九卷、《推步法解》五卷及《七政衍》、《金水二星发微》、《冬至权度恒气注历辨》、《岁实消长辨》、《历学补论》、《中西合法拟草》各一卷。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一《儒林》二、《清史列传》卷六八《儒林传下》一、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戴震《江先生永事略状》、钱大昕《江先生传》、王昶《江慎修先生墓志铭》、江锦波、王世重《江慎修先生年谱》。


IMG_20220823_141719_edit_27112057164611.jpg


【作者简介】杨鉴旻,男,60后。现居广州。

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生于天水市秦州区。

香港中华时报社副社长、广州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

名字收录在《甘肃省志(54卷)》《武威通志》《武威市志》等书籍。曾当选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文化使者”。

社会兼职:中国民主促进会广东省委文化教育总支副主任、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杨家将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会长、中华杨氏联合总会副会长、甘肃武威市凉州杨家将文化研究会(筹)主任。德国德中文化经济联合会中国事务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制造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广东省产业发展促进会执行副会长、广东省体育产业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东方谈判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等社会职务、香港甘肃同乡会副会长。

著有《杨鉴旻新闻作品集》、《杨鉴旻摄影作品选》、《杨鉴旻诗词选》、《杨鉴旻篆刻作品集》,中国旅游文化专著《天马赛风神一一论中国旅游标志的新称名与文化象征意义》等作品。


mmexport1646368705046_edit_48302916825441.jpg

责任编辑:杨冰心
相关链接: 中华时报(app) 中华新闻通讯社 新世纪艺术 中华摄影报 中时网

Copyright © 2002-2017 中华时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5831号-4 记者查询  关于我们  手机版本 技术支持:海南布谷

快捷评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