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户兵部尚书江东与凉州书院的创建

来源:中华新闻网    作者:杨鉴旻    发布时间:2022-08-23    

Screenshot_20220823_184705.jpg


明朝户兵部尚书江东

  与凉州书院的创建


文/杨鉴旻


在笔者的家乡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甘肃武威市,大多凉州的文化人都知道清代凉州府城有1704年建立的“成章书院(后改名为“天梯书院”)、1742年在城北乡建立的“北溟书院”和1875年建立的“雍凉书院”,培养人才众多,在甘肃、在西北享有声誉。其中清代武威县嘉庆进士杨增思,辞官致仕归故里之后,担任“天梯书院”山长,主讲“天梯书院”,又培养出了两个进士袁煇山、周光烱,一时传为佳话。但是,武威的文化人却很少有人知道明朝嘉靖进士、陕西参政江东在凉州卫城创建的“凉州书院”。


近日,笔者在研究明朝西北历史时,看到在《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史书中记载两条信息:


其一“凉州卫儒学,在卫东南,明正统中巡抚徐晞奏建,大学士杨荣记,成化中巡抚徐廷璋重修。”


其二“凉州书院,在卫东南,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参政江东建”。


武威文化人以前只知道“凉州卫儒学(今武威文庙)”,是明朝兵部尚书(当时是兵部右侍郎)徐晞在1437年所倡建,却很少提及明朝在1548年创建“凉州书院”之事。短短二十个字,却透露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笔者计算了一下,明朝“凉州书院”建成后,距今474年,历史悠久。这是汉武大帝开设武威郡后,“凉州书院”是明朝在凉州卫建立的第一个书院。在“凉州书院”创建14年后,终于开花结果了,嘉靖四十一年(1562)从书院培养出了第一个进士,这个进士就是以后的四川总兵杨愈茂。


杨愈茂(1543—1622),字伯荣,陕西凉州卫人。明朝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先后在隆庆年间曾任湖广郧阳知府、户部督饷郎中,万历年间任辽东经略兼山东按察使、贵州总兵,天启元年(1621)任四川总兵。清朝大学者张澍在《凉州府志备考》中有记录。


武威所有的史书上,只记载了明朝的唯一一个“明英宗天顺四年进士李锐(福建汀州府知府)”,却忘了记录明朝唯二的“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杨愈茂(四川总兵),这是一件多么粗心的事!究竟是何原因,也许只有大学者张澍自己清楚。


Screenshot_20220823_132213_edit_24277026858794.jpg


笔者查询了一下创办“凉州书院”的江东究竟是何人?


江东(1508-1565),字伯阳,号芳溪。山东朝城人。原籍浙江,因先祖江原旻以举人身份出任朝城县(今山东莘县朝城镇)教职,定居朝城。明嘉靖年间大臣。江东自幼聪敏颖悟,好读善文,十八岁中举人,二十岁考中进士(嘉靖八年)。历任主事、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御使、兵部侍郎、两京户部和兵部尚书。所到之处,皆秉公办事,尽心竭力,政绩突出,是嘉靖皇帝的“当朝红人”,皇帝曾赐予其飞鱼服、麒麟服、蟒袍玉带。江东一生高官,但公正勤廉,鞠躬尽瘁,巡边时卒于河北怀来县的任上,年仅五十八岁。嘉靖皇帝甚是哀痛,谥号“恭襄”,并在其家乡朝城造坟安葬。江东官高禄厚,但家中不置田产,清寒如故。


Screenshot_20220823_095836.jpg


笔者在《明史稿》中查到有《江东传》。


江东,字朝阳,山东朝城人。嘉靖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刑部员外郎,中出为河南按察佥事,累升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在任四年,拜兵部右侍郎,总督陜西三边军务,以疾归起。总督宣大,还理部事。


嘉靖三十七年,俺答围大同右卫,诏东以侍郎权总督宣大救之。当是时俺答驻右卫城西,黄台吉驻东南,脱脱驻西北,去城各三舍许,而抚臣朱笈,总兵龚业皆以侯代不视事,有尚表者,以罢任参将,运饷入城,为寇所摭不得出,遂取库藏甲胄弓弩分授丁壮,坚守以待外援,被围久刍,粮俱尽,辄括食马牛,撤屋而爨,讹言沸腾,士卒无叛,志东受命,即日就道约,巡抚杨选,总兵张承勋,选主客兵七万人,持七日粮运米万斛,倍道趋进距右卫百里,昼鸣鼓发铳,夜列万炬火光烛天。俺答诸部望见以为援兵大至,即解去东,等具仪卫入城,表伏道左东,下车执手慰劳,拊循军士。宣朝廷德意,城中皆呼万岁。先是朝廷有弃右卫之议,帝疑之,以问大学士嵩嵩,欲弃之而不敢任。对曰:本兵许论尝总督宣大,当知状,请降旨问之,论入见,极言右卫在大同西北孤悬塞外,昔日所以得安,由东西堡寨联络策应也,今墩堡悉毁于寇,遗一孤城,声问隔绝,兵无宿粮不能持久,今图永安,必复兵马原额,连岁荒歉,刍粟踊贵能岁办五十万金,则此弹丸小城犹可保也,论盖设为难辞,欲帝自弃之,帝闻顾拊几叹曰:无右卫是无大同也,于是毅然更立文武大吏,敕部措饷发兵中使错互于道至是围解,兵部尚书杨博以闻帝大喜下诏,命驰驿还朝,赐二品大红纱衣,一袭东,上城守将士功,帝为之升张承勋、尚表等四百二十八人。


明年拜户部尚书,寻改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加太子少保,辞不允。时振武营兵变之后,议者以为营兵可罢东,言振武营之选将以备倭,今倭患未可逆睹,而遽议罢非计也。天子以为然寻以池河兵变,南京科道杨佺、刘行素等论东驭军无纪,有旨解任,无何起,兵部尚书协理戎政又明年总督宣大军务,上疏曰:边事孔棘,谋臣经略无虑,数家有为修边之说者,以为延袤数千里,筑垣乘塞,可恃无虞,而寇溃墙直入,曾无藩篱之,固有为筑堡之说者,以为人自为战,家自为守,星罗棋布,遍满川谷,然烽燧一警望风,瓦解近遂有谓,守不足恃倡为主战之说者,以为专以战,胜为功,不计败亡之罪,而不度彼已易于,尝试良将劲兵销亡殆尽,凡此之计臣目见其困矣,臣愚妄谓,今日惟以守边堡为要,而守之之法有十,积谷一也,还徵调二也,练土兵三也,增城浚池四也,筑火墩以便耕牧使商旅通行有警易于收保五也,造双轮车以备战守六也,择任将帅和睦行阵七也,信赏必罚八也,厚恤间谍九,也严禁边军通外十也。此十说者,拟之犁廷老上拓壤狼居诚非远猷而言之,必可行,行之必可成,成之必可久,无出于此,今日大弊尤在文武异心,上下不相信责速效者,务粉饰之,计惮明作者多因循之图,过疑畏者又逡巡而不敢试其所长。夫亡羊补牢,固已为晚,然方病蓄艾尚犹可及,臣勉率诸臣同心戮力,务袪夙弊,惟陛下宽其文法,俾得少效尺寸,臣不胜大幸,天子以为然,明年辛爱把都儿入犯蓟西,烽火彻大内东提兵急趋,总兵胡镇分击于孤山,贼气丧宵遁,东突出战于石匣,斩首七十九级,捷闻加太子太保,荫一子国子生,赐蟒衣玉。


在镇四年,前后条议计不下数十,率朝上夕报可,帝尝遣中使馈食慰劳,玺书褒奖,一时边帅不敢望也。后命兼督蓟辽等六镇巡边。卒于怀来,赠少保,谥恭襄。东性慷慨豁达,推诚御下,所至人乐为用,自奉俭约,官登八座,田园不增,海内服其清德,独在宣大听谗,误劾山西副使张学颜,为时所讥云。

Screenshot_20220822_235005.jpg


清朝康熙十二年编纂的《(山东)朝城县志》中记载如下:


江东,字伯阳,芳溪其号也。先世浙之遂安人,自淑高公以孝廉振铎朝庠,率家焉次。玮、浩、山、汝龙,冠裳相继六传至公。生而颖,异魁秀,七岁能文,垂髫领乡试,弱冠登嘉靖已丑科进士。 授工部主事,奉敕督清江船政,以廉能膺上考,历员外郎、中,升山西按察司佥副左右布政使,公深沉有大略,所至清宁。升巡抚,宽严并济,地方乐其怀保,军民戴其仁威,获穴金臣万,八告济边。公之清忠类此,未可枚举。


寻,擢兵部右侍郎,历左侍郎,升工部尚书。江南倭乱,廷推公文武才,改兵部尚书,奉诏讨平之。因陈海防八事,上皆悦从。戊午,山西右卫被围,三月城中粮尽,上忧之。取公回部,选主客兵七万,以公往援,公严部进三日夜,低卫城,围遂解;公入城,马带一斛赍粮五百石,军民感泣,呼声震天,以为更生。捷闻,上悦,加公太子太保,赐飞鱼服。 辛酉,改京营戎政尚书,又改三边尚书,又转总督宣大等处军务尚书。癸亥,招徕功著,上嘉公勋,赐金币及麒麟服。适通州告急,上震惊,闻公勤王至,喜曰:“朕无忧矣!”赐公上方剑,便宜行事,督六镇援兵,七日京师解严,上伟公勋,遣中使慰劳,两书褒奖,赐食、赐胙、赐蟒玉,召见面劳,方命还镇。既又手诏,追表公右卫功,赐匾曰:“攸奠邦本”。大学士徐阶艳公绩,遇赠联云:“文武镇边关飞鱼衣锦蟒衣麒麟衣五位嘉忠并赐,清忠光日月黄金带纹犀带白玉带九重进职特隆”。 公鞠躬尽瘁,不遑告劳,至疾甚,屡请休,不允,卒与官。讣闻,上骇曰:“朕谓东故事告也,岂知其诚丧朕股肱矣!”悼甚。因念公劳,子幼,特赐官,银五百两,遣行人高则益护送公丧低里,造坟安葬。差布政司堂上官谕祭九坛,钦谥“恭襄”。以公贵,上赠公三代皆如公爵,公忠贞孝友,荫及犹子皆仕至二千石。


今,去公百余年矣,遐迩,亲谏智愚老少无不知公、慕公、乐道公者。公长孙世茂领万历戊午乡试,仲孙世带以公荫,官工部郎;公曾元等孙,尤英英济济为朝邑最。非公至德而能然乎!


噫,公殆吾邑数百年来一人哉!

—— [清]祖植桐修,赵昶等纂


笔者及凉州家乡人民感谢明朝建立“凉州卫儒学(今武威文庙)”的兵部尚书徐晞,也感谢建立“凉州书院”的户部兵部尚书江东,你们给以后五百年甘肃与武威的教育兴旺、文化昌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立下了不世之功!


杨鉴旻写于羊城广州白云天波楼

西历2022年8月23日

华历壬寅年七月二十六日


IMG_20220823_141719_edit_27112057164611.jpg


【作者简介】杨鉴旻,60后,现居广州。

甘肃武威市凉州人,生于天水市秦州区。

香港中华时报社副社长、广州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名字收录于《甘肃省志(54卷)》《武威通志》《武威市志》等书籍。曾当选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文化使者”。

社会兼职:中国民主促进会广东省委文化教育总支副主任、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杨家将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会长、甘肃武威市凉州杨家将文化研究会(筹)主任。德国德中文化经济联合会中国事务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制造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广东省产业发展促进会执行副会长、广东省体育产业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东方谈判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广州新世纪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等社会职务。

著有《杨鉴旻新闻作品集》、《杨鉴旻摄影作品选》、《杨鉴旻诗词选》、《杨鉴旻篆刻作品集》,中国旅游文化专著《天马赛风神一一论中国旅游标志的新称名与文化象征意义》等作品。


Screenshot_20220422_112425_edit_46767787695988.jpg

责任编辑:杨冰心
相关链接: 中华时报(app) 中华新闻通讯社 新世纪艺术 中华摄影报 中时网

Copyright © 2002-2017 中华时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5831号-4 记者查询  关于我们  手机版本 技术支持:海南布谷

快捷评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