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员干部当在抗击汛情中守土尽责

来源:中华时报    作者:杨晓峰    发布时间:2022-08-20    


       近日,全国各地汛期形势严峻,时而发生连日的大雨,有的地区甚至是暴雨猛袭,给人民生命安全及个人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作为基层干部,应当心系灾情、全力支援,守土尽责、奋力抗灾,在汛期尽可能降低受灾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守土尽责,当强化问题排查,及时排除隐患。汛期常在短时间内降雨量巨大,容易造成洪涝,并伴随雷电、冰雹、大风等极端恶劣天气,极易对人民群众造成损害,因此要重点加强对基层老旧房屋、废弃坑塘、高压电线、河流河道、山坡碎石等的定期排查,对老旧房屋、高压电线等基础设施及时修缮维护;对河流河道实时监测,避免出现洪水决堤;对废弃坑塘、山坡碎石等及时排除隐患,掩埋或清理并做好重点标记。

       守土尽责,当完善预案机制,准备抗灾物资。汛期的强降雨往往使人们措手不及,若因预备不充分,那么当灾害来临时更无法应对,基层干部要高度重视积极筹备“战备”物资和相关器械,提前进行防汛实战演练。要完善汛期处置预案,提前备好抗洪所用的各类物资,对有可能出现灾害的部位或地势低洼的地区,疏通安全逃生通道或救援通道,准备好抗灾皮划艇、救生圈等急救物资,同时要与基层门诊、卫生院等医疗单位做好对接,配备相应的药物及杀菌物品,以防出现汛期过后大规模细菌感染等疾病的爆发。

       守土尽责,当强化宣传引导,提升安全意识。基层干部要加大汛期安全工作的宣传力度,广泛利用海报、横幅、广播、宣传册以及新兴媒体等多种宣传方式,扩大宣传范围,广泛组织人力或村、社区干部,向人民群众普及抗洪救灾知识、安全避险知识及自救知识,通过宣传抗洪救灾宣传片,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及防范意识,引导群众培养抗灾减灾及自救意识,尽可能在灾害发生时将损失降到最低。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防汛救灾现场就是战场,容不得半点迟疑和疏忽。基层干部必须在灾情面前坚持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快速有力、措施上科学有效,始终将责任扛在肩上、记在心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作者:杨晓峰系中华时报记者中国建设媒体记者)


责任编辑:杨晓峰
相关链接: 中华时报(app) 中华新闻通讯社 新世纪艺术 中华摄影报 中时网

Copyright © 2002-2017 中华时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5831号-4 记者查询  关于我们  手机版本 技术支持:海南布谷

快捷评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