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沾多少泥土,心中沉淀多少真情。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唯有深入农村发现群众烦恼事、操心事、揪心事,把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工作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才能持续发力、精准施策,为乡村振兴打下基础。
说好群众话。说好群众话是深入农村,深入群众的基础。然而,目前我们许多干部出身城市,对农村缺乏了解,不会说群众话、不善于和群众打交道,面对群众的询问或质询无言以对。或者说话没有泥土味,“官味太重”,群众听不懂;或者说不到群众的心坎里,反而造成群众的抵触。作为基层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应该多去农村走走,群众家坐坐;向村民学习、向村干部学习、向老党员学习,学习如何讲群众话,如何说好群众话。用有感情、有温度、亲切的语言拉进与群众的距离。
提高发现问题能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村的工作越来越细,考核指标越来越具体,群众的期望也越来越高。要落实好这些指标任务,就必须要求党员干部多到农村去走、去看、去问,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懂得农村政策,提高宣传教育的能力。基层党员干部要懂得农村政策,才能更好服务群众。随着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逐渐提升,对于像社保、医疗、基层民主法制等国家方针政策越来越关心,这就要求基层干部在宣传政策和教育群众的过程中必须具有相应的素质和能力。
对于基层党员干部来说,应该立足农村、实干奋进,一步一个脚印把乡村振兴的事业推向前进。(作者:杨晓峰系中华时报社记者、中国建设媒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