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小宝(化名)从吉安转运至赣医一附院途中,一路受阻,在赣医一附院医务科、高速交警、路政部门协同配合下,小宝终于有惊无险地及时平安抵赣医一附院。这一路的故事是怎样的呢?
8月2日上午,赣医一附院新生儿科接到吉安市某县医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打来的求助电话:刚出生未满24小时的小宝在无创辅助通气下,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不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希望能转入赣医一附院治疗。接到电话后,新生儿科住院医师吴志鹏与主管护士黄志艳迅速准备,于中午12时携带新生儿转运系统出发前往该医院。
不料,在距离该医院十多公里的途中,遇上交通事故,路完全被堵死。
原地等待只会耽搁时间,耽误小宝的救治,吴志鹏立马做出决定:绕道而行!
下午2时,终于抵达该院。一到现场,吴志鹏立即评估小宝病情,给小宝查体,根据小宝的情况采取了相应的救治措施。随后,和家属交流病情,家属决定尽快将小宝转运至赣医一附院新生儿科救治。
插好管、上好呼吸机,安置到转运系统后,小宝在呼吸机的辅助下呼吸逐渐平稳,血氧饱和度也恢复正常了。
下午2时30分,载有小宝的救护车驶向赣医一附院新生儿科。路上,小宝安静地躺在暖箱里,等待着抵达赣医一附院接受治疗。
然而,仅在出发一个小时后,路上又遭遇了前方大货车重大交通事故,车辆侧翻,横在高速公路上,车上人员受伤程度不明。
由于事故刚刚发生,救护车还未到达现场。吴志鹏立即将情况上报赣医一附院新生儿科主任廖红群,并交代好出诊护士监测小宝的病情后,在高速交警的配合下,携带抢救物品前往事故现场查看受伤人员情况并给予救治。
直到120急救医生到达现场,吴志鹏与之做好交接后才离开。
随后,吴志鹏从高速交警那了解到,疏通交通要3~4个小时,但小宝要尽快送至赣医一附院救治。吴志鹏当即向廖红群和医务科汇报。
医务科当即与高速交警和路政部门协调,在高速交警和路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赣医一附院调配的另一辆救护车于下午5时30分逆行到现场进行接力转运。
由于道路堵得太严实,转运系统也无法通过,医护人员只好抱着小宝,
通过轮流捏复苏囊的方式步行到达接应的救护车上。但接应的救护车上只有复苏囊和氧气及心电监护设备,于是医护人员轮流捏复苏囊,保证小宝的呼吸,最终将小宝安全地转入赣医一附院新生儿科治疗。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是省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配有最新的新生儿转运系统。危重新生儿常存在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变化快及需要保暖等问题,因此,危重新生儿的安全转运并非只是简单的运送,而是一个连续的监护治疗过程,这对抢救设备及监护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较高的医疗技术和先进医疗设备。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转运系统如同一个移动、缩小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配备有高端的新生儿转运暖箱、新生儿多功能转运呼吸机、微量泵、多参数监护仪、负压吸引器等抢救设备,以及专业的医疗救护团队,他们能沉着冷静、积极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使转诊及后续抢救具有高效率。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转运系统自2020年6月启用以来,转诊170余人次,地域分布赣州、吉安等地。(文/黄志艳 图/吴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