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 昆曲大家杨凤一收徒仪式在京举行(图)

来源:中华时报    作者:冯赣勇    发布时间:2022-07-26    

    05师徒合影留影.jpg

    中华时报中文网7月26日北京讯记者 冯赣勇)昆韵流芳,隽永绵长。作为我国非遗之首的昆曲艺术,延绵流传六百余年,滋养着一代代华夏儿女的精神生活,有着戏曲“活化石”之称。这离不开昆曲艺术独特的审美范式,更离不开一代代昆曲人的薪火相传。


 01收徒仪式现场.jpg

收徒仪式现场(摄影:冯赣勇)

    2022年7月26日上午,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先生收徒仪式在京盛装举行,北方昆曲剧院优秀青年演员高陪雨、江苏省淮安淮剧团国家一级演员糜利利正式拜师。

02杨凤一感言.jpg

 杨凤一现场感言(摄影:冯赣勇)

    北京市文旅局二级巡视员马文同志、北京市文旅局二级巡视员田金贵同志、北京市文旅局艺术处处长张鹏同志、中国国家京剧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王勇同志、北京市西城区宣传部副部长徐晓辉同志、原中国戏剧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北方昆曲剧院老院长王蕴明同志、北京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杨乾武同志、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金援先生、昆曲名家乔燕和女士以及远道而来的淮安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周毅同志、江苏省作协副主席、江苏省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政同志、淮安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王维国同志、淮安市戏剧家协会主席许亚玲同志出席了收徒拜师仪式,共同见证了昆曲艺术弦歌不辍的动人时刻。

03高陪雨拜师.jpg

高陪雨拜师(摄影:冯赣勇)

    杨凤一先生,工刀马旦,系当代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在近五十年的从艺生涯中,她以华美优雅的艺术气质、韵味醇厚的嗓音条件、张弛有度的表演特色,突破戏曲剧种的行当限制,形成了内敛中蕴含张力、质朴中蕴藉灵动的独特表演风格。塑造了明珠公主、百花公主、杜兰朵、钟离春、白娘子、紫霞、虞姬、杨八姐、杜丽娘、杨玉环等一个个栩栩如生、鲜活感人的人物形象。在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同时,也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先后被授予“佛罗伦萨国际妇女奖”、“亚洲杰出艺人终身成就奖”等国际知名奖项。

04糜利利拜师.jpg

 糜利利拜师(摄影:冯赣勇)

    此次,是杨凤一先生首开山门亲传收徒,也是文旅部开展的“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项目的可喜成果。

05师徒合影留影.jpg

师徒现场合影(摄影:冯赣勇)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仪式上,高陪雨、糜利利以传统礼仪向杨凤一先生行拜师礼,并表示得遇良师,人生至幸,将珍惜这难得的机遇,尊师重道、潜心向学,不仅要学习师父的艺术精髓,更要继承师傅的品格修养,为成为一名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而不懈努力。

05合影留念.jpg

 与会者合影留念(摄影:冯赣勇)

    杨凤一先生在寄语中说到,为师者,惟匠心致远,当臻于至善。今后,必将以毕生所学倾囊相授、衣钵相传,希望二位徒弟不忘初心,坚守前行,将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代代相传,为弘扬昆曲艺术贡献终生!


责任编辑:米娅
相关链接: 中华时报(app) 中华新闻通讯社 新世纪艺术 中华摄影报 中时网

Copyright © 2002-2017 中华时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5831号-4 记者查询  关于我们  手机版本 技术支持:海南布谷

快捷评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