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槐树里
说起中华5000年厚重文化要看洛阳城。洛阳是十三朝古都,历经一千五百多年,号称千年帝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人文景观俯拾皆是。宋代司马光曾在《过故洛阳城》这首诗里写道:烟悉雨啸黍华生,宫阙簪裳旧帝京。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从地理位置上看,洛阳正好居全国之中,位于南北分界线附近,而龙门恰是京城的南大门。战国时称为伊阙,槐树里就在这里。古代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逐鹿中原、问鼎中原、这里的中原的就指的是洛阳。洛阳市至今仍然保留有九龙鼎、定鼎门、定鼎路指的就是这个典故。在古代一个皇帝如果打不下洛阳,就意味着全国人民都不会在心里认可这个皇帝。由此不难看出洛阳在全国的独特地位。洛阳有4000多年的建城史,从夏、商、周至宋代建都长达1500多年。这么多朝代的荣辱兴亡,见证了历史,连洛阳的空气中都弥漫着浓厚的历史气息。

我们文化的根基载体是文字,而文字最早发源地就在洛阳。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出自《周易》,意思就是说图这种文字诞生在河这个地方,这里的河就指的是伊洛河,属于黄河的支流。以河图洛书为核心的河洛文化构建了早期的中华先贤文明,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所在。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更是华夏儿女共同的根。

据传说在1000年前,龙门山下伊河岸边花木繁盛,槐树林立,这里有的村庄叫槐树街、有的叫槐林庄现在叫槐庄,有槐树里。由于槐树众多从而引来众多游客纷至沓来,结庐而居皆因槐树而名。在唐代槐树里为进入洛阳城西南门户,有长安西,西域等地乃至丝绸之路入洛使臣均在此安顿歇脚,走卒贩夫,三教九流,草根贵族,商旅官宦,酹酒赏饭,醉卧此间。历史上著名的平泉朝游、鱼跃龙门,八节滩夜哭等典故风景皆在槐树里附近。槐树里古代是个渡口驿站,武则天时期南边的官员进京朝圣,需要在这里休整一下,梳洗干净然后再进洛阳城。如今河南天地辉煌公司重植槐树里,再建街市,复原帝都传奇故事,复兴洛阳古商业文明。复原槐树里历史文化街区具有优越的交通优势和丰富的自然人文底蕴,被授予:伊川县文化交流基地和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交流基地。

会员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