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县东泉镇圪塔村举行“第七届文化惠春艺术节”

来源:中华时报    作者:申亮    发布时间:2022-02-16    

       中华时报山西讯(记者申亮)2022年2月14日(农历正月14),山西平遥县东泉镇圪塔村第七届文化惠春艺术节在本村举行!

      在村委书记张永武的带领下,村民们打起鼓,敲起锣,扭起了秧歌背起了弓,用他们特有的方式传承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民俗传统文化。

      东泉镇圪塔村位于县城东南,距离县城19公里,属典型的丘陵山区。晋商社火文化在村内源远流长,圪塔村也是县城内有名的社火活动名村。村内有被附近乡民称赞的“红火三绝”传承文化。高跷是其一。在清代中后期民国年间最活跃,一个小村,爱好者有六、七十人,老少爱好,特色高跷一丈二,演艺惊险花样,在雪地上磕拐,在房檐上绑扎,至今几近失传。其二是秧歌,以祁太秧歌为主,村民爱看晋商活动曲目,几乎全村人都以不同方式参与进来。一个秧歌同乐社有五、六十名男女老幼参加,大多数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受苦人,结队徒步出乡、出县看演出,学表演。周围各乡村民都喜欢爱看圪塔村秧歌及圪塔村的顺口溜。“解放军打岳壁”更是脍炙人口,百听不厌。但如今成为曾经的记忆,几位老队员偶尔唱两句还是很见功底。其三是最具有特色的背弓民俗文艺,传承至今,是平遥县民间艺术的一支奇葩。在县里每年的社火表演中独树一帜,引人入迷。曾为平遥县古城申遗出过力,又在晋中社火节让全区红火迷大开眼界。为使这项民俗传承下去,已向上级申报非议保护。

mmexport1644985421953.jpgmmexport1644985370397.jpgmmexport1644985391225.jpg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部分年轻人外出,老艺人又年老衰,难以为继,古老的民间艺术传承青黄不接。加之现代演艺、新兴媒体对其造成的冲击更是无法估量,年轻人对古老的民间艺术表现出来的不屑更令人担忧。难能可贵的是,圪塔村乡亲多年来一直苦苦支撑着这门民间艺术。坚持每年正月闹社火,届时十里八乡的老百姓蜂拥而至,来观看这门古老的乡村民间艺术,啧啧称奇的同时慨叹很多的古老的乡村民间艺术正在逐步消失,圪塔村背弓成为少有的乡村记忆文化艺术。特别是近几年,自2015年春节以来,已连续五年举办以背弓为主的“文化惠春艺术节”,节目内容拓展到多个门类,包括戏曲、秧歌、腰鼓、走秀、锣鼓、独唱、广场舞、少儿才艺、传统手工艺演示、书法表演、象棋比赛、等等,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加了年味。并通过众多摄影人以及微信等媒体平台的广泛传播,使这个偏僻的小村落的形象走出了黄土地,让现代人感受到了这民间习俗的视觉性。

       南北年俗文化激情交流碰撞,古老的背弓首次正式走出山西,走向全国,并得到外省观众的特别青睐,成为每场演出的压轴节目。演了节目还游了武汉,也让背弓队员们看到了古老民俗文化新时代中的生命力。更重要的是凝聚了村籍内外人士的家乡情怀,唤起了人们对古老民俗文化的重新认识和自豪,彰显了民俗文化的特殊魅力。

责任编辑:
相关链接: 中华时报(app) 中华新闻通讯社 新世纪艺术 中华摄影报 中时网

Copyright © 2002-2017 中华时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5831号-4 记者查询  关于我们  手机版本 技术支持:海南布谷

快捷评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