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画家杨宗茂在武威举办国画作品展

来源:中华新闻网    作者:杨鉴旻    发布时间:2021-12-10    

1639114127714125.jpg


甘肃画家杨宗茂在武威举办国画作品展


【中华时报/中华新闻通讯社甘肃武威讯】

(全媒体记者杨鉴旻报道)


1639112762264609.jpg


由甘肃武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凉州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民进凉州区委员会主办,凉州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凉州区文化馆 、凉州书画院、凉州区美术家协会承办,武威市书画院(武威美术馆)、武威市文化馆、武威市美术家协会、凉州区政协文化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凉州区政协委员工作委员会协办的“大美无言——杨宗茂国画作品展”日前在武威市凉州区文化馆开展。来自主办、承办、协办单位的有关领导、艺术家及社会各界书画爱好者等近200人参加了开展仪式。


1639113466517802.jpg


“杨宗茂国画作品展”得到了书画界、艺术界的高度认可和赞赏。正如画展的前言中所说:“宗茂把画画作为追求的事业来对待,这就有了意味。美术,毕竟是艺术。徜徉在艺术的天地中,他乐此不疲。读书慕前贤,写生夯基石。宗茂少言语,勤画画。用勤讷一词来形容,也合适。本来,勤是本分,讷是性格。画画的人,勤远比多言更重要。他展示的是多年来苦悟的成就,表现的是多年来追求的思考。西部的风物、山形、水势、草木,因熟络,画起来便得心应手。根深,才能叶茂。色彩的渲染,线条的流畅,情感的渗入,让整个画画生动着,延伸着,一种美好便拂拂而出,端的是气象磅礴,令人神往。”


武威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黄胜元点评说,杨宗茂先生是我市的老文艺工作者,也是我市美术创作的骨干成员。他为人谦和朴实,对待美术创作勤奋、执着、严谨、笃实,是画坛的躬耕者,力行者,实干家。宗茂先生的绘画,画路宽,题材广,山水、人物、花鸟均有涉猎,且均有成果。他的山水画多以西部山川为创作母题,通过大量的写生体验,提炼出了具有浓郁的西部风味和时代审美特征的笔墨语言。创作了一大批既有"景",又有"境",体势雄洪,朴茂秀润的优秀作品,很好的彰显了西部风貌和祁连山水的特质。宗茂先生长于画虎,他画的老虎形态多样,栩栩如生,或威猛,或温厚,或啸于林泉,或瞻于巨石,洋溢着王者气和丈夫气。他的虎画作品背景处理得也非常丰富,这得益于他的山水和花鸟的全面修养,在这里,他的综合修养得以融会贯通,互相补益。


武威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世发表示,杨宗茂通过大量的写生实践,总结和提炼了自己的语言,很好地彰显了祁连山水的浑厚美术朴茂、意象万千。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凉州区文化馆副馆长俞治说:“在建党100周年到来之际,杨宗茂画展的举办,既是他个人艺术创作的一个总结和展示,更是为党的百年诞辰献上的一份厚礼。”


1639113555111703.jpg


杨宗茂从事书画研习三十余年,擅长画西部山水,尤其在虎画创作上颇见功力。其画作笔鲜活、墨灵动,将山水生命融于笔下,使之成为活着的风景,气象纵横又不乏情调,具有典型的民族风格和中国气派,体现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家国情怀。本次展览展出杨宗茂近年来创作的100余幅作品,这些作品取材广泛、形式多样,构图巧妙、意蕴深厚,全景式地展示了杨宗茂在绘画之路上的探索研究成果。


杨宗茂说:“我只想毕生做好一件事,就是画我心中的西部山水。数年来,以写西部山水为己任,以自己的感受为体验,书写着家乡的山水景观、笔下的精神家园。祁连山脉、阳关古道、驼队、牦牛、清月,这些壮丽奇特的西部风貌,成为我创作源泉和不竭动力。”


1639113674316654.jpg


据介绍,杨宗茂生于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现为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民进甘肃开明画院理事、武威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凉州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凉州区政协委员,供职于凉州区文化馆。


杨宗茂美术作品《和谐家园》荣获中国美协、中国书协、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首届永乐宫书画艺术节”优秀奖;作品《西部奇观》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首届民族百花奖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林泉之乐》荣获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百虎展优秀奖;《山村即景》荣获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2015甘肃美术写生作品展二等奖;《塞外晨曲》荣获甘肃省美协主办的纪念毛泽东5.23讲话发表60周年美展二等奖;作品《古道奇观》《其乐融融》《奇趣》等发表于中国书画报;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杨宗茂美术作品集》、北京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发行《虎坛巨擘 王者风范——杨宗茂作品集》;2010年成功举办《杨宗茂虎画作品展》。


杨宗茂60余幅国画作品发表于《飞天》《大众文艺》《中国民族博览》等杂志。撰写的论文《文化馆美术辅导的思考》《浅谈少儿美术辅导中兴趣的培养》《浅谈少儿美术辅导策略研究》《浅谈中国画的临摹写生与创作》分别发表于《中国民族博览》《甘肃文艺》《大众文艺》等期刊杂志。


1639113722940875.jpg


武威市文联原副主席冯天民先生为《杨宗茂画虎作品展》写序,在《虎啸声声报平安》中说:虎乃百兽之王,山林之尊。虎啸声声,山鸣谷应;虎威赫赫,虎气腾腾。以虎画作品举办个人专题画展,这在武威美术界尚属首开先河之举。武威专事画虎的画家不多,能画到杨宗茂这个水平的人亦属寥寥。


杨宗茂画画,起点即高,所谓“取法乎上也”。他早年曾师从武威绘画泰斗丁二兵先生,潜心研习山水、花卉画法,得丁二兵元生真传。后求教于武威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万胜先生,在水粉画、素描方面受到正规训练与严格要求,奠定了他扎实的绘画基础。二十多年来,他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作为艺术理想之至高境界,苦心孤诣,孜孜以求,勤奋耕耘,厚积薄发,努力经营着自己的一方绘画天地。


1639115389691206.jpg


基于对虎的阳刚、虎的雄强、虎的神勇以反王者威仪之尊崇与敬仰,杨宗茂对画虎情有独钟,乐此不疲。为寻求第一感觉,画出虎的雄姿、虎的神韵,他除过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电视《动物世界》以及VCD光盘上观看有关虎的许多资料外,还曾专程赴东北虎林园体验考察,专心致志观察虎的生活习性及各种姿态、神气、行动,画了大量虎的素材。同时还随同一些画友到青海石门、祁连山麓、布尔智、黄河石林等处采风写生,积累了许多西部山水的绘画元素。另外,在画虎的主旨、风格、意境、技法上,他认真借鉴古今大家、名家之长,尤其对当代虎画大师冯大中、孟祥顺两位画家的画虎作品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钻研揣摩。冯大中“师虎师心不师谱”,画虎必画出“虎心、虎情、虎意、虎思”,把虎当作具有七情六欲的人来画的高超画风;孟祥顺善画虎头,通过放大了的虎头特写,将虎的威慑力、镇压力、山君王者之气和视觉冲击力演绛到极致的画法,使他钦佩之至,深受启迪。


1639115439296236.jpg


纵观杨宗茂的画虎作品,有两大特征十分突出。一是“放虎归山”,二是以虎喻人”。“放虎归山”使纸上之虎回归山林,山林之虎跃然纸上,充分体现“虎乃山林之王”这一传统理念。每幅作品中的虎都生存在一个特定的自然环境中,或“丹枫烂漫秋色欲醉”、或“烟笼晨曦春山初醒”、或“白雪皑皑明月清辉”、或“芦花摇曳衰草凝露”、或“巨石突兀古松盘桓”....境随情移,不一而足。虎与自然风景互相依傍,互为映衬,既突出了虎的神威野趣,又体现了山水画的笔墨特色,形成了一套情态各异,迥然有别的虎画系列。“以虎喻人”则是虎性与人性的回归与统一。作品中的虎头,酷似人像,或惊、或喜、或怒、或愁,表情十分丰富而生动,不由使人产生诸多遐想。尤其是对虎眼的描绘,“传神阿睹”的精妙分寸把握得十分到位,虎的表情气质、精气神韵,尽在其中。特别是那些憨态可掬的虎仔,天真烂漫,调皮活泼,真像一群可爱的孩子,而虎妈妈的慈爱温厚,雍容大度,立即想到自己善良的母亲。这些虎,已经不是猛兽,而被赋予了民族的、民俗的、人文的内涵,成为了作者与读者沟通心灵、演绎人生、宣泄情绪的艺术载体和审美对象。在绘画技法上,杨宗茂将粗犷与精致对比,淡墨与重彩对比,工写结合,把西画色彩的冷暖融于国画笔墨,使自己的艺术追求更为鲜明。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宗茂老弟,请把这些与虎有关的民俗谚语,作为你的座右铭,激励你成为一代画虎大家吧!


1639113839129183.jpg


1639113904549152.jpg


1639115512345908.jpg

责任编辑:杨冰心
相关链接: 中华时报(app) 中华新闻通讯社 新世纪艺术 中华摄影报 中时网

Copyright © 2002-2017 中华时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5831号-4 记者查询  关于我们  手机版本 技术支持:海南布谷

快捷评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