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道德教化作用,开创文化强国新篇章

来源:中华时报    作者:杨晓峰    发布时间:2021-11-12    

加强中华美德文化的国民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几千年传承,经久不衰。而在近四十多年来,在各类资本的冲击下,已经到了支离破碎魂飞魄散的境地。社会道德沦丧,世风日下,社会公平,社会正义,社会良知受到无情摧残。善良,仗义,无私,奉公,诚信,勤奋,克己,节俭……一切优秀的传统理念和行为,受到了残酷的打击。


在当下的社会中,由于美德文化教育的缺失,在资本的引领和加持下,拜金主义泛滥,追富,炫富,捧富等恶俗恶行甚嚣尘上。官德,民德,师德,学德,医德,商德,夫德,妇德……统统拜倒在了资本的胯下。于是之贪官辈出,淫妇遍地,让人不耻的人和事层出不穷。社会的腐败和冷漠,已经到了让人触目惊心的地步。


如果任其发展,长此以往,中华民族将成为被西方资本斩断了文化根脉,阉割了文化灵魂的文化奴才,精神洋奴,成为没有理想,没有廉耻、没有灵魂、没有气节的劣等民族。


这将成为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严重阻碍。


我们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必须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美德文化教育势在必行,时不我待!


中华美德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和灵魂,要建设文化强国,必须抓住美德文化这个根脉和灵魂,全面开展中华美德文化教育。纲举目张,用中华美德文化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以德治国”是“以法治国”重要支撑,建立起完整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中华美德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通过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不断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既要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充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因为只有通过加快推进相关法律的制定与完善,才能充分张扬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原则,取得和谐稳定的社会治理效果。同时必须持之以恒加强美德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努力使道德体系同法律规范相衔接,最终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我们要紧紧抓住传承、弘扬、创新、发展中华美德文化这个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切入点,重要的现实抓手,通过美德文化进城市、美德文化进乡村、美德文化进校园、美德文化进社区、美德文化进企业、美德文化进人心等等途径,开展一场由各级党委和政府主导,全国各族群众广泛参与的美德文化教育工程。全面、迅速地提升全体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道德水准。取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双丰收,开创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崭新篇章。


责任编辑:杨晓峰
相关链接: 中华时报(app) 中华新闻通讯社 新世纪艺术 中华摄影报 中时网

Copyright © 2002-2017 中华时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5831号-4 记者查询  关于我们  手机版本 技术支持:海南布谷

快捷评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