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都市圈将建4个中心城市,形成一核、两极、四带的发展格局

来源:中华时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1-06    

       中华时报甘肃讯(记者 杨晓峰)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的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更加均衡协调。特别是以四川、陕西、贵州、云南、甘肃、重庆等为代表的西部省市,经济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跑出了西部“加速度”。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西部地区将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完善基础设施,实现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

兰州都市圈将建4个中心城市,形成一核、两极、四带的发展格局


       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区位优势独特,是欧亚大陆桥的中间节点,发挥着承东启西、连贯南北的区位优势作用。甘肃地形复杂,涵盖了高原、山地、河谷、山川、沙漠、戈壁等多种类型。虽然,甘肃地表较为荒凉,但地下蕴藏了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且,甘肃还是我国文化宝库,是敦煌文化、丝路文化和黄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全省总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辖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常住人口2502万。2020年全省实现经济总量9017亿元,人均36039元,总量居全国第27位,人均垫底。总体来说,甘肃受到区位、人口、产业等方面因素制约,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依然有待提升。随着“十四五”全面开启,甘肃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最近出台了《“十四五”兰州经济圈发展规划》《“十四五”河西走廊经济带发展规划》等规划,为兰州都市圈发展明确了方向,为做大做强兰州提供了重要遵循。根据规划,兰州都市圈将构建“一核两极四带”的发展格局,形成四大中心城市,成为未来甘肃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兰州都市圈将建4个中心城市,形成一核、两极、四带的发展格局


兰州都市圈的规划范围

      兰州都市圈,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区,是全省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水土资源相对优越,在甘肃发展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最新规划,兰州都市圈将以兰州市为中心,涵盖白银、定西、临夏回族自治州4个州市。都市圈总面积6.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50万,实现经济总量4156.7亿元,分别占全省的14.33%、41.09%、46.1%。

兰州都市圈将建4个中心城市,形成一核、两极、四带的发展格局


一核

      “一核”是指包括兰州中心城区、兰州新区、榆中生态创新城以及白银市中心城区,为都市圈主中心。该区域将强化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进一步发挥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升都市圈主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值得一提的是,白银市作为兰白一体化的重要成员城市,这次被纳入主中心,与兰州市一样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对白银来说是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

兰州都市圈将建4个中心城市,形成一核、两极、四带的发展格局

白银

积极培育“两极”

      “两极”是指定西市临夏州,根据规划未来将打造成为兰州都市圈主区域的增长极区域。将充分依托中心区的发展基础,不断延伸产业链,注重产业特色,形成与主区域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为今后推动兰定、兰临一体化奠定坚实基础。2020年定西与临夏两州市分别实现GDP总量441.4亿元和331.3亿元,人均GDP仅有17516元和15701元,在全省经济实力处于靠后水平。未来定西与临夏将充分依托兰州都市圈“两极”优势,不断提升经济体量和经济质量,可以说这2个城市将迎来重要发展窗口期。

兰州都市圈将建4个中心城市,形成一核、两极、四带的发展格局


加快建设“四带”

      充分发挥兰州市的核心带动作用以及都市圈内其他城市的支撑作用,推动产业发展向纵深腹地延伸。根据规划,将建设四大经济带即兰白、兰定、兰临、兰西四大经济带。

1.兰白经济带,以靖远县、白银区、平川区协同发展为重点。推动兰白一体化建设,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兰州都市圈将建4个中心城市,形成一核、两极、四带的发展格局

定西

2.兰定经济带,充分依托兰州—西宁城市群建设,推动安定、渭源、陇西、临洮4县区与兰州市一体化融合发展。重点发展中药、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特色农产品、现代服务业等产业。

3.兰临经济带,充分发挥兰州、临夏面向青藏的交通、物流集散优势,融入兰西大城市圈,推动临夏民用机场、高铁、高速等交通设施建设。重点发展文化旅游、食用菌中药蔬菜以及畜牧业、工业、美食等产业发展。


4.兰西经济带,加快推动兰西城市群发展,实现兰州、海东、西宁产业一体化发展。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谋划兰州—西宁城市群城际铁路、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推动产业向兰西城市群转移。

兰州都市圈将形成四大中心城市

通过规划兰州都市圈,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产业人口集聚。从而推动都市圈城市之间分工协作,一体化发展,形成兰州、白银、定西、临夏4个中心城市。将兰州都市圈打造成为甘肃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和西北地区经济增长极。

兰州都市圈将建4个中心城市,形成一核、两极、四带的发展格局


责任编辑:杨晓峰
相关链接: 中华时报(app) 中华新闻通讯社 新世纪艺术 中华摄影报 中时网

Copyright © 2002-2017 中华时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5831号-4 记者查询  关于我们  手机版本 技术支持:海南布谷

快捷评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