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兴:海宁市丁桥镇发展“美丽经济” 奏响共同富裕的“田园牧歌”

来源:中华时报    作者:李海良    发布时间:2021-11-04    

6_副本.jpg

中华新闻通讯社浙江嘉兴讯(记者:李海良 通讯员:沈丹虹 丁杰)浙江嘉兴海宁市丁桥镇以潮涌路为“带”,建立区域性党建联盟,将蔬菜、水果、玉米、肉鸡等优势产业与乡村旅游相融合,打造了新仓梁家墩、新仓谷堡、万新桃园农庄、润欣农业、琳轩养生园、上农蓝莓小镇、海星植物园、诸嘉桥农庄等10多个特色精品节点,成为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示范带,更成为共同富裕带。

 

以党建引领,发展“美丽经济”

 

自2017年开始,海宁市丁桥镇新仓村梁家墩,积极探索“党建+旅游模式”,以“村党委全面引领、公司运营管理、村民自主经营”的乡村旅游新模式,通过打造梁家墩景区乡村旅游,将无名村落一步步跃升成为美丽村庄,再发展转化成“美丽经济”,探索走出了一条“党建统领+共富同行”的共同富裕典范之路。先后被评为国家级AAA级旅游景区、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四年来,梁家墩在村民累计旅游直接收入、业态商户数量、业态类型数量、乡村旅游团队接待量、乡村会务培训收入、村民民宿床位数、村民民宿入住率、村民民宿投资收益率、业态存续率等方面均位列嘉兴市第一。

 

4_副本.jpg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我们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 党员队伍必须过硬。”丁桥镇人大副主席沈建国表示。一直以来,新仓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抓党建,强经济,聚民心。 因此,乡村发展有了“主心骨”和 “领头羊”。

 

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离不开党建统领。2021年6月,新仓村发布了《共富同行•党建统领景区村庄建设规范》,提出了以“八个一”为建设规范来指导乡村景区建设和开展景区村庄党建工作。内容包括: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有一个清晰的发展规划、有一个创新的运作模式、有一批实用的党建阵地、有一个特色的党建品牌、有一个暖心的服务保障、有一张红色的打卡地图、有一条宽广的致富道路。“八个一”规范从党建统领共富格局、引领村庄治理、驱动共建共富、保障共享共富等方面给出了乡村景区建设的“富民密码”,也是对新仓村“党建统领+共富同行”模式的高度凝练和总结。

 

目前,党员家庭参与美丽乡村实现了全覆盖,使得梁家墩,一步步从平原乡村走到“诗和远方”,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变“田园阡陌”为“美丽经济”。截至去年底,梁家墩区域已有经营类业态43家,其中民宿15家,共计115个床位,全年接待游客超4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2000万元,村民直接旅游收入超 800 万元。让村民们吃上了 “旅游饭”,村民们不禁感慨:“绿水青山真的是金山银山!”

 

打造“农趣新仓”农业,带动当地经济增长

 

丁桥镇新仓村位于钱塘江畔,以“仓”为名,是海宁市粮食重要产区。2012年成立丁桥镇新曙农机专业合作社大力开展粮食生产。同时,为传承农耕文化,2015年建成占地1500平方米的海宁市农耕博物馆。2016年,与专业旅游公司合作社,成立海宁市仓塘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打造“新仓谷堡”特色旅游项目,充分挖掘旅游资源,并成功推向市场。新仓谷堡主要以传统农事体验为主,包括插秧、割稻、冻米糖制作、DIY米袋等体验项目,目前已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体验2万余人。

 

5_副本.jpg


2017年省级粮食生态循环精品园建设完成,建设内容包括主排渠道路、低压管网、休闲步道、景观池、亲水平台及灌溉泵站等。项目整体呈粮仓形象,东西向布置,主排渠道路与景观栈道达成“丰”字形状,寓意粮食丰收。结合四周沥青路面,整体形象鲜明,立体感强烈。该项目作为省级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由丁桥镇新仓股份经济合作社承建,以农业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为主要目标,开创粮旅融合模式,实现农业三产高度融合发展,打造“农趣新仓”农业+新模式。

 

农旅融合新模式真正迎合了当下乡村旅游的契机,从城市中来的消费群体不断涌向农村去体验农业生产活动,如插秧、割稻、大米衍生品制作等等。同时,对大米进行包装,形成品牌,提高销量。农业产业三产融合发展将作为新仓村集体经济收入新的增长点,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增长,实现双赢模式。(完)


责任编辑:宇
相关链接: 中华时报(app) 中华新闻通讯社 新世纪艺术 中华摄影报 中时网

Copyright © 2002-2017 中华时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5831号-4 记者查询  关于我们  手机版本 技术支持:海南布谷

快捷评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