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嵊州舜源村 香榧林套种冬瓜苗1.3万株 村民增收竟超35万元

来源:中华时报    作者:李海良    发布时间:2021-10-11    

1_副本.jpg

中华新闻通讯社浙江嵊州讯(记者:李海良 通讯员:章炳军 “53户村民,套种冬瓜苗13200株,收获冬瓜70万斤,村民增收35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增收8万元。”这天上午,浙江省嵊州市谷来镇舜源村党总支书记钱仕军笑呵呵地算了一笔经济账。


“一头连着大山,一头连着餐桌,近20家爱心企业参与助农帮扶,架起了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桥梁。”在嵊州市谷来镇党委副书记马耸眼里,今年小舜江源头实施的香榧林套种冬瓜项目,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解决杂草丛生、保护环境,取得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多重丰收,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_副本.jpg


香榧林套种冬瓜引发了“蝴蝶效应”,连日来村民纷纷到村党群服务中心报名参加明年的冬瓜套种,钱仕军还接到了竹溪村、金石村、里岙村等周边村民来电,希望套种冬瓜。


冬瓜成了谷来镇村民的热门话题,农民眼中致富增收的“香饽饽”,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三次套种破难题

                                           

位于浙江省嵊州市西北山区的舜源村,是绍兴饮用水源地小舜江的源头,距市区有80多公里,村民靠山吃山,香榧、茶叶是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易受市场波动影响村民收入。如何克服短板,帮助村民增收,成为历届村两委会思考的难题。


头脑活络的钱仕军是舜源村上届的村主任,他了解到高山西瓜畅销市场。2019年4月,钱仕军自掏腰包700元购买西瓜苗,引导3户村民在自家香榧林套种西瓜。由于相关专业知识匮乏,种出的西瓜品质欠佳,钱仕军自费3000元收购村民西瓜,赠送给了亲朋好友。


3_副本.jpg


第一次套种西瓜失败后,让钱仕军意识到,由于留守的劳动力以中老年人为主,难以适应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品种,他转而把目光投向了种植难度低、销售时间长、易储存的冬瓜。2020年,钱仕军再次自掏腰包购买了冬瓜苗,无偿提供给村民套种。由于选择的是白皮冬瓜品种,缺乏市场优势,销路并不畅,最后他花费1500元收购的冬瓜也大多送给了亲朋。


先后两次套种失败,钱仕军并不气馁,同时也感觉到仅靠单打独斗有些力不从心。去年8月,舜源村作为嵊州市村(社)换届试点村,选出的新一届班子平均年龄大幅下降近8岁。新当选的村党总支书记钱仕军带领两委会班子,走访农户、调研市场,成立了助农先锋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免费带货”解决农产品销售难,同时选定市场欢迎的品种--黑皮冬瓜。


三拜师傅取真经


农产品不仅要好种,更重要的是要得到市场认可。汲取了前两次失败的教训,钱仕军认识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便决定拜师取经,主动对接市场。


通过朋友介绍,钱仕军找到了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姓俞的经营户,从他口中了解到目前市场上畅销的黑皮冬瓜来自山东等地,若在本地种植较具优势。根据俞师傅的建议,今年3月,钱仕军与一位村干部自驾到浙江省农科院,找到了俞师傅介绍的一位专家。当走进农科院的繁育场,钱仕军发现了许多科技选育的冬瓜优良品种,无论是外形还是口感都一流,也更加坚定了引进优良品种帮助村民增收的信念。


4_副本.jpg


回到嵊州后,钱仕军向谷来镇党委政府作了专门汇报,镇党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随后,由镇人大主席邢新军带队,镇村干部组团,第二次自驾到浙江省农科院考察,并谈妥了合作相关事宜,委托浙江省农科院培育黑皮冬瓜秧苗。为成功实施香榧林套种冬瓜项目,镇村两级制定了相关扶持配套政策,冬瓜秧苗由镇政府免费提供给村民种植。


今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镇村干部第三次来到浙江省农科院,提取委托培育的13200株冬瓜秧苗,钱仕军和几位村干部虚心向农科院专家请教冬瓜的种植培育技术。由党员干部带头、村民自愿报名的53户村民,当天在700亩香榧林套种了免费的冬瓜苗。随后,由6名党员干部组成的专业服务队,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


三天收购30万斤


为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舜源村两委会在谷来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积极联络乡贤,今年年初,村助农先锋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与多家企业签订了采购协议。


在党员干部的精心培育下,香榧林套种的冬瓜获得了丰收,8月底开始陆续上市。尽管套种前专业合作社与村民签订保底价收购协议,但因担心冬瓜丰收后可能引发销售难,8月27日,村民采摘了大量冬瓜,8名村干部临时当起了专业合作社的收购员、记账员,一直忙到凌晨2点多,才将村民采摘的15万斤冬瓜全部收购完成。在随后两天时间里,又收购了15万斤冬瓜。


持续一个多星期的收购,在钱仕军的带领下,8名村干部没有因辛苦而请假。村委会副主任钱蔡贤晚上加班收购冬瓜,凌晨4:30起床,安排几名小工将冬瓜装车运往市场。妇女主任吕向平说,村干部因连续加班致喉咙嘶哑,吃点草珊瑚含片后继续,看到一个个大冬瓜助力村民增收,成就感满满。


5_副本.jpg


为进一步打响高山冬瓜品牌,在嵊州农林部门、谷来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9月2日,舜源村举办高山冬瓜品鉴周,乡贤禾下土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赞助了高山有机冬瓜“种植大王”评选活动,党员马礼栋种出的82斤冬瓜获得“瓜王”称号。绍兴市一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浙江伊贤食品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当场订购了冬瓜。通过村企联姻、村校合作、公益配送等形式,截止9月底,今年70万斤冬瓜基本销完。


香榧林套种冬瓜让村民尝到了甜头,村民蒋卫祥套种300株冬瓜,平均每株产量上百斤,增收13000元。因身体原因不能参加重体力劳动的村民黄先校,套种冬瓜额外增收了4000多元。


今年的套种冬瓜助农增收已尘埃落定。钱仕军带领村两委会静下心来分析得失:冬瓜挂果时,未及时采取遮阳,而导致烂瓜;采摘时间过于集中,易造成销售难;在贮藏过程中因受潮,少量冬瓜出现腐烂现象。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村两委会提出了明年的增收思路:继续扩大冬瓜套种面积,目前全村三分之一左右150名村民已有意向;尝试加工冬瓜烧酒、霉冬瓜等产品,提高冬瓜的附加值;适当延长冬瓜种植时间,错开香榧采摘期,延长冬瓜采摘销售时间……


从一个人单干,到带领一帮人干,再到引领一群人干。浙江省嵊州市谷来镇舜源村两委会换届后“上任马上干”,在村党总支引领下,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山区特色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样板,需要发挥各级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发扬改革创新精神,需要发挥乡贤、爱心企业以及社会各界作用,才能形成乡村领域“共同富裕”的大合唱。从这一点上来说,舜源村的做法为各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文中图片由浙江嵊州市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宇
相关链接: 中华时报(app) 中华新闻通讯社 新世纪艺术 中华摄影报 中时网

Copyright © 2002-2017 中华时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5831号-4 记者查询  关于我们  手机版本 技术支持:海南布谷

快捷评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