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华诞,全面提质——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启动2021暑期校本培训(0/0)

5秒

您已经浏览完所有图片

时间:2021-08-10 17:33:22 | 浏览
【我为群众办实事】平邑县武台镇:“县镇同权”改革迎来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办理的春天
<< 上一图集
>【中秋活动】费县指动石食品:免费走进143名残疾家庭
下一图集 >>

中华时报北京记者站董谦) 2021年7月14日,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首届百名优秀班主任、首届教学成果奖表彰暨2021年暑假校本培训启动大会在本部高中校区礼堂隆重举行。大会由集团副校长王苹、刘忠毅主持。 

微信图片_20210806173601.jpg

王苹副校长主持大会 

 微信图片_202108061736011.jpg

刘忠毅副校长主持大会 

人民日报人民德育数据中心主任袁成、副主任吴迪,北京教科院班主任研究中心书记、副主任魏强,北京市德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刘韬等嘉宾,集团党总支书记张德庆、校长刘雪梅等领导,各校区书记、校长、德育主管干部和教科研干部,以及获得优秀班主任表彰和集团首届教学成果奖的教师和团队约150人现场参加大会,其他教师在校区同步收看大会实况转播。

 微信图片_202108061736012.jpg

百名优秀班主任登台领奖 

微信图片_202108061736013.jpg

教学成果奖主持人登台领奖 

大会隆重表彰一百名优秀班主任,隆重表彰首届教学成果评比五项提名奖和三项成果奖。与会嘉宾魏强书记、袁成主任对陈经纶中学班主任工作进行了点评,对提升班主任工作科学性的方式方法作了指导。

 微信图片_202108061736014.jpg

北京教科院班主任研究中心书记魏强发言 

微信图片_202108061736015.jpg

人民德育数据中心主任袁成发言 

张德庆书记在寄语中指出:学校发展,德育先行、科研先行。陈经纶中学市级骨干班主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总数仅排在人大附中的后面,居北京市第二位,学校要充分发挥骨干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作用;首届优秀班主任和教学成果的评比表彰,将发挥对德育和教科研工作的促进作用;本次表彰是“百年校庆”系列表彰的一部分,希望广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继续做好德育基础工作,固化科研成果,并在教学实践中切实发挥作用。

 微信图片_202108061736016.jpg

张德庆书记讲话 

优秀班主任代表本部高中校区张留杰、帝景劲松分校陈仲强、嘉铭分校郑宇,教学成果奖获得者代表本部高中校区地理教研组长赵卿、保利分校校长于永强先后作班主任工作和教科研工作经验交流,展示各自立足经纶平台不同领域的成果和收获。大会还播放了首届教学成果奖评比过程的视频短片,其严谨的设计、规范的流程给经纶教师留下深刻印象。

微信图片_202108061736017.jpg

张留杰老师发言 

 微信图片_202108061736018.jpg

于永强校长发言 

大会最后进行暑假校本培训动员。王苹副校长解读《2021年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校本培训方案》,强调暑期校本培训三阶段的时间节点、培训主题和内容要求,布置培训三阶段的具体工作任务。

微信图片_202108061736019.jpg

王苹副校长解读校本培训方案 

刘雪梅校长作《努力提升自己,比仰望别人更有意义》暑假校本培训动员。刘校长指出,站在两个100年的交汇点,每一名经纶教师都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刘校长强调,假期是一种休息,是一种调整,是一种总结思考,是一种力量的积蓄,更是实现弯道超车的最佳时机,希望调整、学习、思考、提升、超越成为老师们假期生活的关键词;刘校长还用“人才学”中的“蓄电池理论”,勉励全体教师成为高效的蓄电池,持续充电,善于放电,与时俱进,超越自我,把所学所悟融会贯通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微信图片_2021080617360110.jpg

刘雪梅校长作校本培训动员

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将组织开展以“百年华诞,全面提质”为主题的2021年暑假校本培训,培训包含管理、德育、科研三大板块,具有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等特点,将引领经纶教师将培训收获与学习感悟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为进一步提升“立德树人”育人能力、为争办朝阳人民最满意学校积蓄力量。

 

1628244552316434.jpg

大会现场 

撰稿:袁建伟 王向阳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热门点击

2022年度中华时报优秀记者、优秀撰稿人和优秀单位评选结果公告2022年度中华时报优秀记者、优秀撰稿人和优秀单位评选结果公告

提倡讲真话,是当今时代的重要课题提倡讲真话,是当今时代的重要课题

信息时代对人类社会产生重要影响信息时代对人类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泥洋河 能流进梦中为数不多的河流泥洋河 能流进梦中为数不多的河流

尹石畫舫•詩【尹石畫舫】詩·文·印悼念 | 林毓生: 鸿飞那复计东西人工智能是助手还是工具?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启幕,用“共生”开启京城艺术浪潮
相关链接: 中华时报(app) 中华新闻通讯社 新世纪艺术 中华摄影报 中时网

Copyright © 2002-2017 中华时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5831号-4 记者查询  关于我们  手机版本 技术支持:海南布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