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通讯社浙江嵊州讯(记者:李海良 通讯员:吴赛来 袁彩妃 徐海燕) “天和树色霭苍苍,霞重岚深路渺茫。云实满山无鸟雀,水声沿涧有笙簧。碧沙洞里乾坤别,红树枝前日月长。愿得花间有人出,免令仙犬吠刘郎。”4月20日晚上7点,浙江嵊州越剧艺术中心内座无虚席、门外的观众一票难求,因为大型越剧原创神话戏《刘阮归来》的首场演出正在这里上演。当看到剧中主人公用鲜血和生命,来换取乡亲们抗击瘟疫、保障健康的时候,许多观众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图:李海良 摄)
她们说,看到这样的故事情节,再联想我们基层医务工作者和基层干部们在这次“新冠”疫情防控中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联想到我国全民“新冠”疫苗免费接种,非常感慨,感慨我们幸运地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时代。
(图:李海良 摄)
浙江省嵊州市有一个名叫“三江”的地方,是当地神话传说故事《刘阮遇仙》的发源地。刘晨、阮肇是兄弟俩,刘晨是捣臼爿人,阮肇是阮庙人。当地人把现在的嵊州市三江街道,当成刘晨和阮肇的故乡。
(图:李海良 摄)
《刘阮遇仙》是当地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神话传说故事。东晋干宝《搜神记》载:汉明帝永平五年,剡人刘晨、阮肇兄弟俩为抗击瘟疫,历尽千辛万苦,登天台山采药,绝望之际,双双遇仙结缘。为救苍生于水火之中,宁可舍弃美好生活,甘愿返乡悬壶济世,演绎了一段医者仁心的人间大爱。
(图:李海良 摄)
嵊州市三江街道作为刘晨阮肇的故乡和《刘阮遇仙》传说故事的发源地,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大背景下,依托越剧之乡独特的人文优势和浓厚的文化氛围,精心组织力量创作排演了大型越剧原创神话戏《刘阮归来》,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伟大抗疫精神,礼献建党百年华诞。
该剧以《刘阮遇仙》传说故事为蓝本,以爱情为主线,通过入山、遇仙、结缘、回乡、抗疫、化神等场景,运用戏曲艺术的虚拟手法,借助舞台时空,诠释了一个具有浪漫情怀,憧憬美好生活,弘扬奉献精神,彰显时代特色的动人故事。
浙江省嵊州市三江街道办事处作为该剧的出品方,指导了三江街道所属业余品牌文艺团队--知音俱乐部的排练演出。知音俱乐部创建于2010年7月,由一大批热爱越剧艺术,痴心越剧舞台的草根戏迷组织而成。
这些戏迷中既有企业职工、个体工商业主,也有民营企业家、社区工作者、在校学生等,这些戏迷因为共同的爱好汇聚在一起,吹拉弹唱,自娱自乐。
目前,知音俱乐部共有演唱人员50多人,拥有罗雪洪、邢鑫炎、吕飞飞、郑莉等一批全国越剧名票。先后排演了《五女拜寿》、《花中君子》、《祥林嫂》、《碧玉簪》、《双轿接亲》等多部传统越剧大戏,新排了原创越剧神话戏《刘阮归来》。
(图:李海良 摄)
他们先后荣获中央电视台越剧“一鸣惊人”栏目组团战银奖、“相约越乡”全国民间越剧(社)团折子戏擂台赛金奖、嵊州市越剧戏迷角大汇演金奖、嵊州市“十佳”戏迷角、嵊州市农民“种文化”才艺大展演金奖等荣誉;多次开展越剧戏迷网络大展演、越剧大戏惠民巡演、越剧折子戏文化走亲等活动,为繁荣越剧之乡越剧事业,丰富辖区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图:李海良 摄)
越剧原创神话戏《刘阮归来》首演式的观众中,除了中老年观众外,还有一些年轻夫妻,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来观看。在观看结束后,记者现场采访了一位小朋友,她说:“以前爸爸妈妈要带我看越剧,我总拒绝,觉得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老年人才会喜欢,谁知道今天晚上自己看了后,觉得这部戏很好看,并对越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文中未署名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