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壶在使用之前,需要处理,这个过程就叫开壶。现在网上流行很多繁复的开壶方式,比如用茶叶水煮,甘蔗水煮,用豆腐煮等等,我认为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在煮的过程中,容易增加茶壶损坏的几率,煮沸时要避免壶身与锅壁及壶盖之间的碰撞,也要保证壶身均匀受热,不要将壶身直接接触锅壁。紫砂壶在窑中经过近1200度高温的烧制以后,已无有机物的残留,只要清洗干净,就可以使用了。
新的紫砂壶从窑中取出,一般只有窑灰,壶内部会残留一些石英砂,这是避免壶盖与壶身粘连,在入窑前洒在壶口处的,只要将这些杂质清洗干净,再用开水里外浇淋一下,就可以使用了。这里要强调一下温壶,朱泥和段泥类壶,在使用前,特别是冬天的时候,要先用60~70度的温水里外浇淋预热一下,如果直接用沸水冲入,温差过大,容易造成惊裂,这是由泥性决定的。
新壶经过开壶程序后,就可以正式使用了,使用的过程也就是养壶的过程。相对于开壶,养壶的过程更加漫长,需要很好的耐心。
要在品茶的过程中养壶,而不是在养壶的过程中品茶。
养壶的方法更是五花八门,究其宗旨,基本原则都是一样的,不外乎以下六点:
1、彻底将壶身内外洗净:
2、切忌油污接触;
3、用茶汁滋润壶表;
4、适度擦刷;
5、用毕清理晾干;
6、让壶有休息的时间。
具体说来,要注意几个细节:在养壶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壶的清洁,不能让紫 砂壶接触油污,保证紫砂壶的结构通透;在冲泡的过程中,先用沸水浇壶身外壁,然后再往壶里冲水,也就是常说的“润壶”;常用茶巾擦拭壶身,不要将茶汤留在壶面,否则久而久之壶面上会堆满茶垢,影响紫砂壶的品相;紫砂壶泡一段时间要有“休息”的时间,一般要晾干三五天,让整个壶身(中间有气孔结构)彻底干 燥。
当然,壶的泥料是好的紫砂原矿泥,这样才能养得出一把好壶,也不负好茶与所费的时间精力。很多壶友往往看壶的卖相是否光可鉴人,殊不知,好的紫砂原矿壶往往是初时“貌不惊人”,在后期泡养中不断脱胎换骨,如珠如玉。用亲身的体验去感受一把好壶的变化,也是养壶人的乐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