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万物皆亲人》 龚学明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龚学明,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期致力于新闻和文学的写作,1984年大三时在《诗歌报》发表诗歌处女作,并陆续在《诗刊》《中国作家》《文艺报》《钟山》《上海文学》《上海诗人》《北京文学》等多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诗、散文、小小说、报告文学。 龚学明以写作亲情诗见长。这几年来,作者先后出版了《冰痕》《白的鸟 紫的花》《爸爸谣》三部亲情诗集。作者从以沉郁的笔调浓重地抒发亲人离去的悲恸、自责、愤懑,到颂扬生命的美、亲情的珍贵、人性的伟大;之后,又进入到更大的场域、更深的情绪空间,从个体生命,到血缘家庭,到村庄群体,从具象而至抽象。《世间万物皆亲人》是作者对生命和亲情概念理解的升华,作者从对人的关注,进一步外延到了对人身处其中的物的聚焦。在作者看来,无论人和物都统一在生命的概念之下,世间万物和人一样,皆有悲喜情绪,人和物可以交流而相通,人在代替万物说话,万物也承载了人的诸种苦乐。本诗集是一个诗人眼中对自然的亲情式的观照。 我们今日摘选《世间万物皆亲人》当中的两首,以飨读者。 我童年的银杏树 伯父和堂兄领我们去 看一个神奇的传说 高大的银杏树伸向天空 蔚蓝深不可测,大风时常刮过 我父亲的出生地讲着不同方言 兄弟五人的长相得到确认 这个叫车坊的地方寂静 一棵银杏树 留住我的好奇 我必须抬头,银杏叶有的已落 没落的已经泛黄,像五兄弟相互牵挂 我的父亲年龄最小 在最远的枝叉上飘泊,我们走到大伯父 那片树叶,得大半天距离 这么多年过去了,那棵大银杏树 已十分陌生,五兄弟的泪水 在地下流淌; 结下的银杏果各奔东西 没有惊奇,唯有叹息 清明的泡桐花 我乡亲们的脸上露出微笑 他们皮肤粗糙 手臂灰暗 穷人在四月看到了希望 他们在空中发现了气体的黄金 我被抛弃在城市 秦淮河畔,创伤已被新绿覆盖 风恰到好处一一一株难得的泡桐树 像我的乡下亲戚来看我 我被比我年长的亲戚搀回童年 紫色是忧伤,白色是善意 为什么不能虚荣甚至轻浮一回? 像那些绛红,大红,紫红的表情 “我们在本色中生活 只爱沉默的土地” 光和温暖照亮穷人不多见的好心情 而突然的雨 暂时还不能驱走 四月和五月的幸福 诗集《世间万物皆亲人》共收录了诗人龚学明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间创作的202首现代诗。 作者以时间为经线,以情感为纬线,以树、石、雪、云、雷、电为载体,借助和关注大自然一年四季的循环,以生命的寂灭、复苏、旺盛、结果、谢落,来抒写自己对生命轮回的感悟、理解、哲思,融入自己的感情,或悲或喜,或忧伤或痛苦,或充满希冀或绝望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