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学明:结下的银杏果各奔东西,没有惊奇,只有叹息

来源:中华时报    作者:上海文艺    发布时间:2020-04-12    

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龚学明新作


微信图片_20200412080336.jpg

 

《世间万物皆亲人》

龚学明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多余之物》
多余之物》多余之物》

《多余之物》

而大自然,比人类更细心

冬天是一次深刻的安排

清除丰富的视觉

让树回到贫困的开始

让河面辽阔

便于谛听

——龚学明



龚学明,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期致力于新闻和文学的写作,1984年大三时在《诗歌报》发表诗歌处女作,并陆续在《诗刊》《中国作家》《文艺报》《钟山》《上海文学》《上海诗人》《北京文学》等多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诗、散文、小小说、报告文学。

微信图片_20200412080350.jpg

龚学明以写作亲情诗见长。这几年来,作者先后出版了《冰痕》《白的鸟 紫的花》《爸爸谣》三部亲情诗集。作者从以沉郁的笔调浓重地抒发亲人离去的悲恸、自责、愤懑,到颂扬生命的美、亲情的珍贵、人性的伟大;之后,又进入到更大的场域、更深的情绪空间,从个体生命,到血缘家庭,到村庄群体,从具象而至抽象。《世间万物皆亲人》是作者对生命和亲情概念理解的升华,作者从对人的关注,进一步外延到了对人身处其中的物的聚焦。在作者看来,无论人和物都统一在生命的概念之下,世间万物和人一样,皆有悲喜情绪,人和物可以交流而相通,人在代替万物说话,万物也承载了人的诸种苦乐。本诗集是一个诗人眼中对自然的亲情式的观照。


我们今日摘选《世间万物皆亲人》当中的两首,以飨读者。





我童年的银杏树


伯父和堂兄领我们去

看一个神奇的传说

高大的银杏树伸向天空

蔚蓝深不可测,大风时常刮过


我父亲的出生地讲着不同方言

兄弟五人的长相得到确认

这个叫车坊的地方寂静

一棵银杏树

留住我的好奇


我必须抬头,银杏叶有的已落

没落的已经泛黄,像五兄弟相互牵挂

我的父亲年龄最小

在最远的枝叉上飘泊,我们走到大伯父

那片树叶,得大半天距离


这么多年过去了,那棵大银杏树

已十分陌生,五兄弟的泪水

在地下流淌;

结下的银杏果各奔东西

没有惊奇,唯有叹息



清明的泡桐花


我乡亲们的脸上露出微笑

他们皮肤粗糙

手臂灰暗

穷人在四月看到了希望

他们在空中发现了气体的黄金


我被抛弃在城市

秦淮河畔,创伤已被新绿覆盖

风恰到好处一一一株难得的泡桐树

像我的乡下亲戚来看我

我被比我年长的亲戚搀回童年


紫色是忧伤,白色是善意

为什么不能虚荣甚至轻浮一回?

像那些绛红,大红,紫红的表情

“我们在本色中生活

只爱沉默的土地”

光和温暖照亮穷人不多见的好心情

而突然的雨

暂时还不能驱走

四月和五月的幸福

诗集《世间万物皆亲人》共收录了诗人龚学明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间创作的202首现代诗。

作者以时间为经线,以情感为纬线,以树、石、雪、云、雷、电为载体,借助和关注大自然一年四季的循环,以生命的寂灭、复苏、旺盛、结果、谢落,来抒写自己对生命轮回的感悟、理解、哲思,融入自己的感情,或悲或喜,或忧伤或痛苦,或充满希冀或绝望无助。


责任编辑:蒋跃生
相关链接: 中华时报(app) 中华新闻通讯社 新世纪艺术 中华摄影报 中时网

Copyright © 2002-2017 中华时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5831号-4 记者查询  关于我们  手机版本 技术支持:海南布谷

快捷评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