趟过冬天的紫水河

来源:    作者:魏龙元    发布时间:2020-04-02    


久阴久雨的天空,终于迎来了明亮。

开启尘封的窗户,一股新鲜的空气,夹杂着阳台上野山茶花的淡雅清香,扑鼻而来。不远处,夜夜伴我入眠的紫水河,在静谧的流淌。晨光中,河面上泛起细细波纹,那是早起觅食的水鸟,展翅掠过水面触发的涟漪。

平时这司空见惯的场景,不知为什么,此晨此刻,一种久违的轻松感遍涌全身,似释千斤重担,心情格外愉悦

也许这是久抑后的释然。

这样晴好的早晨,不去河边溜达溜达,可惜了。于是,我翻出沉寂近两个月的运动短装和跑步鞋,打开厚重的防盗门,走出家门。

一路小跑下楼,楼下已很热闹了。同住小区熟悉或不熟悉的邻居,和我一样,趁这难得的好天气,去室外伸展伸展卷缩已久的筋骨。我们相互点头示意,算是问候,然后微笑着奔向各自的晨炼地,林间小道,河畔绿草地,或公园花丛间。

我直奔紫水河。  

我想看看,趟过冬天的紫水河,在今年姗姗来迟的暖春里的模样。

紫水河,我所在小县城的母亲河。它从苍翠的舜皇山之巅,穿越峡谷、田野,一路蜿蜒而来。它质地清澈,流水平稳,不急不缓。虽偶遇过小坎小坷,时而跌跌宕宕,却始终波澜不惊,处之泰然,如同沿途朝夕相伴它的人们,过得舒适而安逸。它总是那么生机盎然,润泽之处,无不充满活力,给人希望。

然而,一次前所未有的寒流,让它曾无奈的失去了一段自由。

那一年,严冬来得特别早,也来得特别凶猛,没有任何预兆。一夜之间,大地仿佛陷入冰河期,厚厚的白雪覆盖了一切。山川、田野、房屋、道路,已不是原有的面貌,目之所及皆鸟飞绝,人踪灭。南方的天气原本四季如春,突然遭到一劫,紫水河没能幸免,它凝固了。此后好长一段时间,紫水河在寒冻中痛苦呻吟。

凝固了的紫水河,失去自由甚至生命力。然而,顽强的紫水河,并没被寒流酷冰吓倒。寒冰之下,被羁绊的河水默默抱团抗争,左冲右突,用信心和毅力,奋力冲破坚硬的冰块。

这多像突发于庚子年岁首的新冠肺炎疫情之战。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道魔咒,附在人们身上,无影无形,剥夺人们的自由,还有人命。它横行肆虐,防不胜防,打乱了人们平静的生活。可以说,世界范围内突发性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赤潮等任何重大自然灾害,甚至核武,都没如此威力和杀伤力。人们害怕了,城封了,路封了。车站、小区、商场,凝固了。工地、车间、码头,停业了。串门,聚会,娱乐,人与人交流,被空前禁锢。

但恐怖的病毒,并没能阻止人们逆向迎战的决心。白衣天使,人民警察、基层干部、普通群众……一批批勇士闻令而动,穿梭在疫情最严重的疫线,或以口罩当盾牌,或以针管当武器,或以爱心作明灯,纷纷以自己最擅长的方式,阻击病毒疯狂的进攻,切断疫情的蔓延。他们就像严寒紫水河里,那一股股不服输的河水,憋着劲,与阻碍它的如铁冰块暗暗较劲,破冰前行。因为,他们始终相信,只要坚持不放弃,寒冬必将过去,春天终会来临。

那年春天,历冰冻浩劫而重生的紫水河,河床宽了,河道畅了,水更清更灵动了,花卉树木成荫的沿河两岸,成为了人们欢聚休闲的场所。今晨,经疫情劫难后生的人们,走出被禁足的家门,在暖暖晨阳下,跑步、炼单双杠、打太极拳、骑自行车……他们与我一样,一边欣赏紫水河之美,一边尽情畅快的呼吸纯净清晰的新鲜空气,随心所欲的享受自由,享受生活。

我想,刚挣脱疫情魔咒的人们,似那曾被冰封而死水一潭的紫水河,趟过严冬之后,已深深体会到了跋涉的艰辛,也尝到了失去自由的滋味,在以后通往春暖花开的路上,定会越走越宽。

流水滔滔,人生无常,但只要心中有爱,阴霾尽头便是晴天。


责任编辑:宇

上一篇:清明节诗文集

下一篇:梨花赋

相关链接: 中华时报(app) 中华新闻通讯社 新世纪艺术 中华摄影报 中时网

Copyright © 2002-2017 中华时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5831号-4 记者查询  关于我们  手机版本 技术支持:海南布谷

快捷评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