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原创昆曲《清明上河图》即将上演(图)

来源:中华时报    作者:冯赣勇    发布时间:2019-12-21    

中华时报北京12月21日讯(记者冯赣勇)2019年12月21日,主题为“唱历史新韵,谱时代精品”的大型原创昆曲《清明上河图》新闻发布会,在北方昆曲剧院举行。首都新闻媒体记者应邀出席。发布会由北方昆曲剧院副院长曹颖主持,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导演翁国生、北京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马文相继致辞发言,《清明上河图》的主创人员与大家见面。

会议现场(摄影:冯赣勇)

新年伊始,由北方昆曲剧院出品的大型原创昆曲《清明上河图》,将于2020年1月2日、3日在北京天桥剧场正式首演。原创昆曲《清明上河图》选取画卷中的人物为角色,以宋徽宗时代为历史背景,以北宋画家张择端为核心人物,通过描述张择端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与心路历程,继而展现北宋都城的社会繁华与市井百态。

曹颖主持发布会(摄影:冯赣勇)

从无到有,精心打磨:作为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和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具有独一无二的艺术价值。画作虽举世闻名,但有关张择端的史料却零星可数,这对于该剧创作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杨凤一致辞(摄影:冯赣勇)

从最初的文本构思到最终的剧本呈现,原创昆曲《清明上河图》的剧本创作历时十年之久。为了扎实剧本内容、融合昆曲特色,将寓意与创意完美呈现,编剧王焱研究了北宋相关时期的各个历史侧面,多次重塑主题、将剧本结构推翻再建,并对剧中念白精雕细琢,在数易其稿后才最终定稿。

马文致辞(摄影:冯赣勇)

原创昆曲《清明上河图》的主人公张择端,既是画中人,又是作画人,还是剧中主人公。故事中的他从最初爱情美满、踌躇满志,转而妻离子散、命途多舛,最终向死而生、豁然顿悟。在重获新生后,张择端不再执着于功名利禄,他将自己的生命感悟融于笔端,最终创作出历史画卷般的《清明上河图》流芳百世。该剧通过描述张择端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这一人生感悟过程,揭示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艺术境界,启示世人只有不畏浮云遮望眼,才能寻得最终人生心灵的归宿。

翁国生发言(摄影:冯赣勇)

精良班底,历史新绎: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在2019年9月《清明上河图》建组会上表示:“如何用昆曲这一传统戏曲样式诠释《清明上河图》的深刻寓意,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再现《清明上河图》的恢宏气象,对于北昆而言,无疑是继《红楼梦》之后又一次巨大的挑战。”

剧中主要演员(摄影:冯赣勇)

为此,北方昆曲剧院聚集了精良的主创班底,力邀在戏曲界有“拼命三郎”之称的著名导演翁国生,中央戏剧学院著名舞美设计边文彤教授,中央戏剧学院著名灯光设计胡耀辉教授,服装设计知名品牌“纳兰红”创始人刘思彤等业界专家倾力加盟,同时大胆启用本院的优秀青年创作人才,唱腔设计作曲姚彩虹、唱腔配器邢骁、副导演霍鑫、王锋,聘请昆曲前辈艺术家计镇华、张静娴、陆永昌作为艺术指导,在原有剧本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旨在向热爱昆曲的观众呈现一台精彩纷呈的演出,享受一场气势恢弘的艺术盛宴。

精选唱段演唱(摄影:冯赣勇)

勠力同心,精益求精:该剧主人公张择端的扮演者,为北方昆曲剧院优秀青年老生、国家一级演员袁国良。在本剧中他将贯穿全剧,扮演巾生、穷生、老生三个行当,贡献其精湛的舞台表演。而剧中女主角李秀姑的扮演者,则是北昆新生代优秀演员、国家一级演员邵天帅,在剧中虽戏份不重,却能相得益彰、别具魅力。

嘉宾领导合影留念(摄影:冯赣勇)

原创昆曲《清明上河图》虽然在人物刻画上着力体现张择端,然而出场的群戏演员,表现的却是此剧的绝对主角——人民。这些普通的汴京民众,还原了那个时代的风俗民情,构成了《清明上河图》的灵魂特质。

乐队(摄影:冯赣勇)

在剧中,许多小角色都是剧院的实力演员,多位都是扮演过大戏主角的国家一级演员。但在此剧中,为了完美的艺术呈现,他们兢兢业业、甘当绿叶,齐心勠力、团结一心,充分展现了北方昆曲剧院“一棵菜”的团队精神。

与会现场一角(摄影:冯赣勇)

昆曲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特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数百年的流传和沿革中,世代传承、名家辈出,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原创昆曲《清明上河图》在昆曲传统基础上守正创新,引领人心回归于清静,净化社会回归于安宁,以内蕴深厚的艺术作品奉献于新的时代,期待原创昆曲《清明上河图》在昆曲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优美画卷。



责任编辑:米娅
相关链接: 中华时报(app) 中华新闻通讯社 新世纪艺术 中华摄影报 中时网

Copyright © 2002-2017 中华时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5831号-4 记者查询  关于我们  手机版本 技术支持:海南布谷

快捷评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