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解密“支竺遗风”--浙江新昌大佛寺举行茶礼佛仪式

来源:中华时报    作者:李海良    发布时间:2019-04-22    

中华时报浙江新昌讯】(记者李海良 通讯员:孙艺秋吕进 陈羽明)4月11日早晨,浙江省新昌县大佛寺举行2019大佛龙井·天姥红茶·天姥云雾新茶礼佛仪式。参加2019中国茶叶大会·绍兴茶叶博览会·第十三届新昌大佛龙井茶文化节的部分嘉宾和茶叶界人士到场观摩礼佛过程,感受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和茶文化。


微信图片_20190422111510.png


据了解:近几个月来,新昌县大佛寺的释正涵师父正在忙着一件事情,他当年和热心茶人共同参与的事情有了眉目,就是5年前他们储存的产于新昌天姥山一带古法制作的“天姥茶”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在专家的建议下,释正涵师父开始致力于这款茶的推广和挖掘。

5年前的一个晚上,对茶文化感兴趣的热心茶人找到了释正涵师父,并带来了一款茶叶,希望释正涵师父能够品尝一下。释正涵师父一看这个茶,造型像拧干了的菜干,颜色还有点黑,便问这是哪里的茶。热心茶人说,这是新昌的茶叶,土法制作而成。释正涵师父平时就对茶文化有深入的研究,一提起这款新昌的茶叶,他立马想到了,这是他小时候的茶。他赶紧拿起茶具泡茶,品尝之后竟有了一丝感动,说出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是我奶奶家的味道!好久没有品尝到这么纯正的茶了!


微信图片_20190422111519.png


之后,释正涵师父就与一些热心茶人开始了这款茶的收集和挖掘工作。

 

不挖不知道,一挖不得了——释正涵师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整理后发现,这款茶竟有如此强大的背景:传承千年的禅茶制作工艺就是此茶工艺、当年许多高僧隐士和文化名人的著录对此款茶都有明确记载、且此款茶在新昌一带自龙井工艺引进之前都有存在。

 

和热心茶友们分享了这些收集资料后,大家更是对此款茶产生了兴趣,并在释正涵师父的提议下,表示要发扬这款传承在本地的“本茶”。

 

在此茶推出第一年后,收到了一些外界的质疑信息,即:此茶是否适合存放?是否适合茶道推广?哪个季节的茶和哪个茶地的茶更好喝?这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

 

最后,大家决定,这些问题都是实际问题,需要用时间去论证,尤其是存储,这是需要用事实依据说话。

 

就在年前,释正涵师父拿出了储存5年的茶,当专家们在喝到这款茶后竟再一次发出质问:这是存了5年的茶吗?怎么还能保持这样的清香?——这是一款难得的好茶!


微信图片_20190422111528.png


禅茶之源,茶工艺曾漂洋过海传到了日本

 

据了解,古法茶出自浙江东部山区天台山和天姥山一带,由农民采用原始古法方式制作而成,选用高山老树茶和野生茶,通过烘焙、揉搓等传统原生态手法对茶叶进行加工。

 

茶农对古法茶的制作有专门的讲究,道具是祖上传承的,搓茶器、烘焙罩、晒青框、茶篮等都是用原生态竹子编织的。“揉茶和搓茶这些环节极为关键。”茶农们深谙其道。这些环节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揉茶时要掌握力度,还要专心去体会,揉得好的茶泡起来会相对柔和甘洌,回味十足。

 

而烘茶的原料必须为木炭,将木炭点燃后,搬来竹编烘焙罩,烘焙罩设计非常合理,呈“凸”字形,这样的设计目的就是使铺在上面的茶叶可均匀受热。

 

这种制茶方法,曾被日本高僧荣西带到了日本,并写进了《吃茶养生记》一书中。“书中关于天台山一带茶区制茶工艺的记述,证明了现今日本蒸青茶加工工艺源自天台山(天姥山)。”新昌首批文化名家、《新昌茶经》主编徐跃龙说。日本高僧荣西两度来天台山修佛,亲身体会了饮茶对养生的妙处,晚年撰写的《吃茶养生记》为日本普及饮茶提供了源泉。

 

据介绍,天台山(天姥山)一带在宋时,至少在南宋时期,制茶工艺是蒸青散茶制法,就目前而言,蒸青茶加工工艺还在传承,而这种茶艺目前正被挖掘,就是时下被茶界突然提及的古法茶。

 

明代文学家张岱在《夜航船》中对天姥山有这样的描绘:“天姥山,在浙之新昌县。李太白梦游天姥,即此。近产茶,名天姥茶。”张岱记载之茶,即为天姥山一带世代沿传的古法茶。

 

“古法茶的发掘,使新昌在绿茶红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品种,丰富了新昌茶文化。我们在编纂的《新昌茶经》上也要将此事件记录下来。”《新昌茶经》编撰负责人徐跃龙说。

 

微信图片_20190422111534.png


三季可采、茶叶可储存、茶品优质等因素有利于带动茶产业链

 

释正涵师父将此款茶取了一个很好的名字“支竺遗风”,他说这是最能代表支竺遗风禅茶传承的一款茶,有历史文化底蕴,也有一种文化担当。

 

他有个大胆预算:龙井茶一到采摘季节都是要赶时间的,一旦错过了最好的季节,便会失去市场竞争力,而这个时间段主要定格在春夏之交,到了夏季后程和秋季,龙井茶便不再成为了市场宠儿。

 

而这款流传了千年的古法茶却呈现了不一样的特点,这款茶3季可采,也就是春夏秋3个季节都可以出茶,且3个季节的茶各有特点,春茶清香、夏茶浓郁、秋茶纯冽。如果这款茶能够得到推广,那对于茶农而言是一个巨大的福利。 



责任编辑:宇
相关链接: 中华时报(app) 中华新闻通讯社 新世纪艺术 中华摄影报 中时网

Copyright © 2002-2017 中华时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5831号-4 记者查询  关于我们  手机版本 技术支持:海南布谷

快捷评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