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时报/中华新闻通讯社讯】24日,“汽车召回:保障安全在路上”分论坛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召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支树平、北汽集团总经理张夕勇、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博士、日产汽车集团理事西林隆、戴姆勒股份公司全球副总裁 Hans Georg ENGEL、捷豹路虎全球董事Grant McPherson、福特汽车公司集团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Dave SCHOCH等出席了本次分论坛,并与在场嘉宾观众分享了各自的精彩见解。
北汽集团总经理张夕勇
北汽集团总经理张夕勇表示,汽车召回重要的一点是,在操作层面如何做到快速响应。因为汽车结构很复杂,有几千种、上万种汽车零部件,不管是互联网、电子化,新技术的导入带来很多技术功能方面的不确定性。在制造过程当中,现在全球化分工真正是集成大的方面,也面临着一些的问题,所以产品不可能没有问题,但是关键的是怎么来应对,所以信心至关重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博士表示,消费者在汽车召回部分要做好三件事。一是要主动地向质检总局反馈自己所使用产品失效的情况,主动地向企业提出科学合理的诉求。第二是在召回调查过程中,要配合召回调查。第三是真的发生了召回之后,要主动地把自己的汽车开到4S店进行召回维修。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支树平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支树平表示,召回有缺陷产品促进了汽车质量持续的改进。通过召回产生了一种倒逼机制,让汽车企业不断地发现缺陷,提高产品安全的标准,促进设计制造的改进以及质量管理。他在论坛上介绍,2012年中国正式出台《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管理条例》,标志着我国汽车召回制度上升到行政法规,反映了我国保障质量安全、消费者权益和同国际惯例接轨的进步。“这项法规规定了汽车生产者的职责,特别是要加强履行汽车缺陷产品召回的法定和义务,同时也规定了政府监管部门的职责,它使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有进一步的健全。”该项制度尚不完善,下一步将加强我国在汽车缺陷产品召回监管技术、监管机构建设,并完善信息管理大数据系统等;监管机构还将加强对缺陷汽车产品的调查力度,包括强化行政约谈等;同时加强社会共治,鼓励消费者投诉和新闻舆论的监督。据悉,我国汽车召回制度实施13年时间,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截止目前已累计召回3859万多辆缺陷汽车产品,截至去年投入资金达210多亿元。
日产汽车集团理事西林隆
日产汽车集团理事西林隆在论坛上表示,对于召回,我们在全球是同时做的。比方说某一个车在美国必须要召回了,只要是同样的车,必须同样的时间在中国也进行召回。这是我们最基本的一个原则。
福特汽车公司集团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Dave SCHOCH
福特汽车公司集团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Dave SCHOCH表示, 福特在中国有全球最领先的制造流程,包括福特的制造体系、安全体系。一个汽车有成百上千个零配件,有时这些零配件也会出现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去预测。通过一些数据的分析,查出哪些地方可能会出现问题。在全球有五个标准化流程,我们也把这样的标准带到了中国。
戴姆勒股份公司全球副总裁 Hans Georg ENGEL
戴姆勒股份公司全球副总裁 Hans Georg ENGEL表示,未来将通过标准和纪律确保未来的汽车质量。
捷豹路虎全球董事Grant McPherson
捷豹路虎全球董事Grant McPherson表示,将确保生产线上的工艺和质量保证,与供应商一起成长,争取市场发生问题后的最快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