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贵州省扶贫工作十大新闻人物——素坤同志

来源:中华时报    作者:廖尚刚 温婷婷 王韦康 李佳柳    发布时间:2017-01-18    

续战攻坚第一线  不到脱贫不罢休

——记贵州扶贫工作队十大新闻人物之一、省水利厅驻黄扶贫工作组副队长素坤同志


图为素坤同志(右二)率领驻村工作组在田间地头开展农田水利项目论证.jpg

图为素坤同志(右二)率领驻村工作组在田间地头开展农田水利项目论证


2016年,素坤同志作为省水利厅派驻黄平县扶贫工作队的一员,来到旧州镇大碾房村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在这里的短短8个多月时间里,在发挥内引外联的主观能动性中,先后为村里整合和申请了2000多万元项目资金,在村里建立了农业开发公司、合作社、精品水果基地等,并修建了一大批农田水利设施,使大碾房村在精准扶贫下,全村的两个文明建设发生了质的变化。素坤的事迹近日在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的推荐下,经贵州日报报业集团组织评选,荣登了2016年度贵州扶贫工作队十大新闻人物之榜。


一、不怕陈见,沉下身子,用关切之心接近群众。

在驻村工作中,素坤已经算是一名老将了,在过去的10多年时间里,他先后到水城、丹寨、望模等地从事驻村和挂职工作。从综合各地以往的驻村工作状况,有一些驻村干部曾经出现进村驻不牢,并成了“两不管”的走读干部,使村支两委对这样的干部作风非常反感,见怪不怪也习以为常。素坤初到大碾房时,也曾经遭到村干部冷眼的际遇。记得他第一次来到村委会报到,并询问村支书和村主任如何给自己安排住处时,村领导也以为他还是那种前来打个幌和应付差事的干部一样,很勉强地安排素坤到一个饲料加工作坊里栖身,还隔着一块鱼塘指着100多米处的遮蔽棚说:“如果要大便,就到那里拉下鱼塘行了!”当时,素坤看到这样的住宿安排,他一下子心里拔凉、拨凉的,真不是滋味。不过,素坤还是坚强地接受下来。决定用自己的真实行动,让村里的干部和群众看看自己“是骡是马——遛了再说”。刚到村里时,由于饮水设施差,在自来水供应紧缺的条件下,自己坚持到还不卫生的红梅河洗漱了两个多月。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他没有怨言,主动进组入户开展走访遍访活动,先后重点走访了192户贫困户、孤寡老人、病残人群、贫困党员和退休返乡定居干部及致富带头人等,共发放便民联系卡片300余张。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以提问、聊天和共同劳动等接触,在掌握和熟悉村情后,每天晚上通过上网搜索、翻阅黄平县志、查看村委档案等,苦思冥想如何让现有的资源推动经济发展,不但要让集体经济盘活起来,而且更要让百姓尽快富裕起来。通过调研和走访,从村民对发展的渴望、对干部的期望中,为自己的驻村工作明晰了帮扶方向。

素坤在大碾房村实施的分洪渠和机耕道.jpg

素坤在大碾房村实施的分洪渠和机耕道


二、加强学习,务实履职,以踏实的心态抓好驻村工作。

素坤既是大碾房村同步小康驻村第一书记,又是被委任为中共黄平县委常委、副县长,同时还担任省水利厅驻黄平县工作队的副队长,倍感肩上的担子并不轻松。2016年,他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首先把抓好党建促经济,带动村级社会发展作为驻村的第一要务,他积极组织村支两委以政治理论学习为先导,以存在制约发展问题为切入点,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为目标,结合大碾房村党员结构、文化层次、年龄差异等实际情况,制定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和计划,利用月例会、支委会议和党员大会,组织开展集中学习和分头自学等,从学习上提高推进各项工作。为把党员的形象在群众中树立起来,他们还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佩戴党徽活动,使党员牢记自己身份、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在七一期间,素坤还主持支部会议,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和开展支部活动,使全体党员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历史使命,同时他还邀请了省水利厅原厅长朱开茗同志到村里为党员上党课,宣传新形势下党的富民政策,讲解新时期村级党员干部的责任,把党的好声音传达到每位党员的脑海里,使大家明确自己的职责,坚定了齐心协力谋发展的方向。在响应多彩贵州文明行动中,素坤还经常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义务清理红梅河生活垃圾,开展村寨白色垃圾整治等,确保了大碾房村内外环境的干净整洁,为创建卫生文明村寨打下良好的基础。

 素坤(左一)在向媒体<a href=记者介绍驻村帮扶的开展情况.jpg"/>

素坤(左一)在向媒体记者介绍驻村帮扶的开展情况

自大碾房村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来,他带领全体驻村干部与村支两委一班人马,在认真履行服务三农的职责中,还进一步完善了村务公开、村务监督委员会、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通过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学法、知法、守法和用法,一方面提升了村干部依法办事能力,另一方面还提高了群众遵纪守法的意识,使全村2016年度的矛盾纠纷仅发生15起,与2015年的30余起相比,下降率达50%,村里的社会满意度和幸福感得到了提高。

在抓好干部队伍建设上,素坤还在村里建立了驻村请假汇报制度、队员定期会议制度、向组织部门定期联系汇报制度等,如省水利厅分散在各村的的驻村队员在有事时,除了向镇党委请假外,还要向副队长报告,并安排衔接好所在村有关工作;一些重要事务,副队长根据情况立即向队长和镇、县、厅逐级汇报。驻村工作会原则上每月召开两次,听取队员汇报工作,交流工作经验,共同研究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关注建设,上下奔忙,努力推动精准扶贫工程建设。

图为素坤同志深入苗族贫困户开展帮扶调查.jpg

图为素坤同志深入苗族贫困户开展帮扶调查

素坤通过思考并逐渐理清村级发展思路后,他首先以制定村级发展规划为切入点,2016年他依托省水利厅的资源优势,结合大碾房村实际,谋划编制了大碾房村项目帮扶蓝图,共梳理项目18个,匡算投资6000多万元,这些项目涉及基础设施、党建、美丽乡村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等。目前已经与省水利厅沟通对结,正在研究审批。其次是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帮扶工作。2016年10月,自己组织村支两委和种养殖户60余人次,先后到贵阳花溪青岩、乌当、修文、施秉等区县去调研学习种养殖业、集体企业组建和农副产品市场营销等,从中帮助村民了解掌握养殖、食用菌和中药材种植等产业发展方向、市场前景、风险评估等,并为村民的创业发展找到了经济发展的谋划参考。

为了让村级产业下一步在发展中有长期和稳定的销路,素坤又邀请了贵州三泓药业公司、贵州众一中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州易农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到大碾房村考察,为村里的中药材种植初步注入了商机。自己还与贵州省农科院专家取得联系,计划在2017年2月邀请该院专家到村里对村民开展为期一个星期的养殖技术培训。其三是在大碾房村开展易地生态移民搬迁政策宣传,并深入青杠树片区采集移民搬迁的数据信息,有针对性建立了贫困党员脱贫措施一户一策机制,使移民搬迁工作实现搬得出、能发展、有希望。其四是谋求集体经济发展路子,组建村级企业团队。自组织村民到贵阳、修文和施秉等地考察学习农村经济项目回来后,他利用村里闲置的水利资产注册为家底,积极组建了由村集体控股的“大碾房村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开展承包村级小型基础设施、支农惠农产业项目、自来水营运管理、农产品购销等业务,使大碾房村在2016年就实现了集体经济“脱壳”目标。在这些前提下,他们还利用集体经济和资产反哺贫困户,一些贫困户在集体企业的帮扶下,已经开始找到了经济发展的路子。

图为素坤同志在大碾房村开展遍访贫困户活动.jpg

图为素坤同志在大碾房村开展遍访贫困户活动

在完善村级自来水的维护和管理上,村里的开发公司目前已挂牌启动和实施了两个工程项目,总投资达77万余元。五是村里的鑫洋元养殖合作社和新农源种养殖合作社在发展上因缺乏灌溉供水管道,使水产养殖项目举步艰难。素坤知道后,就为这两户企业向省水利厅汇报和申请,不久就给他们落实了20万元资金解决了灌溉养殖困难。随后,他又请求省水利厅资助35万元,在村里的麦地湾修建了2500多米的分洪渠,使300多亩农田从此免遭了常年山洪暴发的洗劫;为发扬传统美德,树立敬老之风,素坤通过拜访省水利厅离退处和黄平县老龄委、扶贫办、政府办、移民局等11家单位,共为村里申请到5000余元活动经费,在2016年重阳节里组织全村217位70岁以上老人,到村委会聚集一堂,让老人们在共叙夕阳话语里,还为他们提供了丰盛的会餐,使这些饱经风霜的老人非常感动。

在村级基础设施大项目建设上,2016年,素坤通过以勤奔跑、勤伸手和勤叫苦的意志,始终以一种为民谋利不怕羞的精神,积极向上级递申请、跑汇报,全年共为大碾房村除了解决村民几十万元的种养殖帮扶资金外,先后共落实两岔河水库除险加固县级水利资金1000万元、县扶贫办精品水果项目资金400万元(其中一期已到资金117万元)、村级落地水利资金170万元、移民局扶持资金88万元、农业银行总行帮扶资金50万元、财政一事一议机耕道建设资金300万元,以及获得省水利实业有限公司、黄平县第二建筑公司和省水土保持学会捐赠39万元的款项等。


四、亲民之情,助农之心,与贫困群众结对交友。

随着素坤在大碾房驻村与群众的亲密接触,村民已经把他这名外乡干部当成自家的亲人来看待,群众有什么想法和疑难都喜欢通过便民联系卡片的电话找素坤咨询和探讨。如村民冯朝安有养殖野兔的想法,又在把握不准市场行情的情况下找到素坤,他除了上网搜集养殖供货信息,还两次到贵阳庆丰收野兔养殖公司考察,在发现养兔市场存在一定风险后,就动员冯朝安改变养野兔为养生猪,从而为冯家减少了有可能引进野兔种苗不慎而造成的损失;离任老村干陈光富因待遇问题,也主动将意见向素坤反映,目前这位老村干的待遇问题正在协调争取之中;每当群众有什么节日节庆美食,都喜欢叫素坤去品尝或聚叙。虽说干部到群众家里吃饭并没有什么大的忌讳,不过素坤经常因多种事务缠身,也为不能光顾那些热情的群众家门而感到自责。如今年在年关到来之际,许多农户都纷纷电话或跑到村委会,邀请素坤去他们家里吃“泡汤”(杀年猪餐),然而,这些邀请又往往让群众失望而归。如青杠树的杨胜明家一直等了素坤两个星期无望后,全家才无奈将大肥猪杀下。素坤也就在这种“失信”并欠下群众的热心账中,使冯朝安、刘昌裕等10余户农户在多次邀请和期待无果之下,也只好纷纷将自家的年猪屠宰上架熏烤。

图为素坤同志向省水利厅领导陈黔珍汇报驻村项目实施情况.jpg

图为素坤同志向省水利厅领导陈黔珍汇报驻村项目实施情况

    通过一年来的驻村工作,素坤同志在竭心尽力中已为大碾房村民众做了许许多多的工作,虽然群众的脱贫步伐才开始起步,尚未全面看到吹糠见米的成果,但省水利厅、县委、县政府和旧州镇党政部门和当地百姓却没有忘记这名长期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素坤因此还被推荐评为“贵州省扶贫工作队十大新闻人物”,个人的点滴事迹还被刊登在2017年1月12日的《贵州日报》第二版上。对于这样的褒奖,素坤同志从内心上却感到十分不安。因为他认为,大碾房村目前还有不少贫困户犹如嗷嗷待哺的婴儿,需要自己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去哺育、去拉扯、去扶助。正如大碾房村老支书对他期望的那样:工作和事情已经办了不少,不过下一步村里需要请他完成的发展事业还有很多!对于这些厚望,2017年新年伊始,素坤又在着手谋划新一轮驻村帮扶事业中忙开了。


责任编辑:华灿
相关链接: 中华时报(app) 中华新闻通讯社 新世纪艺术 中华摄影报 中时网

Copyright © 2002-2017 中华时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5831号-4 记者查询  关于我们  手机版本 技术支持:海南布谷

快捷评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