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堤 大局 大爱

来源:中华时报    作者:杨 乐    发布时间:2016-11-08    

——写在孝感市抗洪救灾总结表彰之后


    汉北河波涛汹涌,大富水惊涛骇浪。一面是堤坝易摧死守大堤的众志成城,一面是内垸告急顽强拼抢的万众一心。20167月应城市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天鹅镇作为应城市南部湖区乡镇,河流湖泊众多,水网密布,有汉北河、大富水、老县河流经,又因地势低平,历史以来属于易涝地带,有“水袋子”之称。今年受长时间特大暴雨和客水南泄,三条主要河流和西汊湖持续多日超警戒水位,在全市各界力量和天鹅干群的齐心协力下,众志成城苦战洪魔,取得了防汛抗洪的决定性胜利。

    保大堤,争分夺秒战洪魔

    “向东走四千八百米/向西也是四千八百米/中间是一截受伤的臂膀/……/堤上是三十的水位,一河表面驯服的洪水/堤下是青青的秧苗,慢慢升起的炊烟/远处 是城区的灯火 和相爱着的人们/巡着巡着 我提防着河水的脾气/巡着巡着 这堤也成了我的孩子这是天鹅镇一名干部在巡查汉北河堤途中有感写下来的。如今,河水已经收起了它的“脾气”,从桀骜不驯变得平静温柔,回首4个月前,我们的干部群众还在这满目疮痍的河堤上背土袋、码沙包,为了堵住溃口,市直单位、各兄弟乡镇、社会各界都动员起来,他们跨过空间的界限,在天鹅的土地上拧成一股绳,日夜不息地应对这肆意奔腾的洪魔。为了保住内垸,天鹅镇22个村的村民一呼即应,上足劳力,应对险情。在灾难面前,都是“舍小家、为大家”的汉子;在危难时刻,都是视死如归的战士。

    顾大局,视死如归彰本色

    715日下午5点,马咀村附近牧牛场丁字河口出现剅管溃口。危急关头,马咀村党支部书记孙海明和孙吴村党支部书记孙守财迅速跳入水中堵剅管抢险,险情迅速得到处置,岸上的劳力码包固堤,干劲冲天。应奎村东风垸内涝严重,泵站从73开机以来连续排渍12个昼夜,14日早上出现机泵轴承断裂,村党支部书记田树林在2个小时内赶赴应城将其修好。“赶快,到南北垸抢险,西汊湖的水要漫堤了……”新集村干部吴林海挨家挨户通知村民去抢险,村民们放下手中的碗筷,扛上铁锹,带上蛇皮袋,迅速投入到加宽加高迎湖面堤坝的战斗中。

    在内涝外洪的危急关头,广大干部群众步调一致,农户们没有退缩,没有想着自家的损失,而是统一起来,在村委的带领下巡堤查险堵溃口、昼夜执勤保太平。他们顾全大局,保证了天鹅近7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转危为安。

    显大爱,众志成城渡难关

    天鹅的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在灾害面前,他们倾囊相助显大爱,不仅第一时间送来防汛物质,还发动力量筹集善款,九州通集团董事长刘宝林先生捐款60万元,华润新龙药业董事长杨四知先生捐款56.8万元,天鹅籍汉正街老板也纷纷捐款回乡,为解决灾后损失奉献力量。同时我镇还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应急资金,民政部门共发放15万救灾资金给受灾严重的农户,爱心企业也纷纷捐款捐物,他们充当自愿者,甘愿做苦力,还向受灾农户捐赠生活生产物质(食用油、大米、肥料、种子),力求将农民经济损失降到最小。

    今天,孝感市召开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抗洪救灾总结表彰暨“两学一做”经验交流会议,表彰了在抗洪救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他们在时间的洪流里举“洪荒之力”,无私奉献、不怕牺牲、不懈战斗,最终保卫家园,共渡难关。当前,抗洪救灾的血雨腥风已经过去,灾后重建的战鼓擂擂作响,我们铭记昨日的历经千辛,是为了赓续今日的辉煌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说过这样一段话:“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历史上的每一次灾难都给予了我们经验和反思,弘扬好新时期抗洪精神,既是中国共产党建95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的具体体现,也是当前党员干部践行“两学一做”的真实表现,它时刻提醒广大干部应该树立忧患意识、防范意识、大局意识,“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


责任编辑:王璨
相关链接: 中华时报(app) 中华新闻通讯社 新世纪艺术 中华摄影报 中时网

Copyright © 2002-2017 中华时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5831号-4 记者查询  关于我们  手机版本 技术支持:海南布谷

快捷评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