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区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扎实为民服务侧记
在万山区有这么可爱的一群人,村民称他们为“干部”,却不把他们当干部;村民把他们当自家人,他们却不在“家”里吃一顿饭,一直忙着帮“家”里做一些小事,只求以质朴的工作方式,扎扎实实的帮群众解决问题。
稻田里的“刀客”
张程是下溪乡官田村的一名驻村干部,刚来的时候,他感觉压力特别大,认为自己年轻,没有什么经验,不能帮助村民和村子里解决事情,怕得不到他们的认可。所以,他下定决心认真跟着其他干部学习,从小事做起,通过走访慰问、协调资金等,慢慢的收获了良好的干群关系,得到了村民的认可,而且,村民们亲切的称他为“小张”。
最近,正值秋收之际,小张也没有闲着,他脱下鞋袜,拿起镰刀,与村民们一起走进田里,割着已经成熟饱满的稻穗。“小张真是个好干部,不仅没有干部架子,还帮助我们一起割稻穗,忙秋收”,一位村民笑着说到。就连官田村党支部书记都说:“张程这个年轻的干部工作扎实,人也勤快,我们村今年有福了!”
村里的“修路工”
黎明杰是高楼坪乡龙田村第一书记,为尽快进入角色,他认真学习《驻村工作手册》,并挨家挨户的走访、开会了解村里的现状,规划村里的发展路线,为龙田村带来了非常大的变化。他所付出的努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他的能力也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村民们见到他都会喊“黎书记好”。
“黎书记,我们这里还没有通硬化路,车辆和村民都不好出行啊。”毛笔山组的一位村民告诉黎明杰,他默默记在心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多次去区矿山工业局协调资金,并向单位领导汇报,争取尽可能多的帮助。目前,在黎明杰的沟通协调下,今年7月份,毛笔山组通硬化路已修好,共花费材料人工费12万元。
带领发展的“火车头”
刘毅是谢桥街道瓦屋坪村的第一书记,从他驻村以来,通过走访,了解到全村16个村民组,428户,1768人,精准贫困户92户,234人。为了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他以精准扶贫为切入点,制定了一系列帮扶贫困户的计划。
村里的贫困户小李有养牛经验,但一直没有资金买牛,刘毅得悉后,立即帮助他在银行贷款了7万元,用来修建养牛场和购买了30头牛。现在,小李的养牛场规模逐渐扩大,他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听说,他的牛还准备销往山东。“多亏了刘书记的帮助,不然我现在怎么可能过的这么好呢!”小李高兴的说道,不光是帮助小李,刘毅还为村里的瞿政喜建起了母猪养殖场,帮助李云保养起了山羊等。有了刘书记的帮助,瓦屋坪村的发展正在慢慢的发生改变。
会员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