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时报讯】自“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石阡县切实把党组织对党员的联系、服务、管理更加紧密和严格起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近日,通过对石阡县本庄镇凉山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进行实地走访,该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作用,立足岗位真抓实干、尽责尽力,啃下易地扶贫搬迁这块“硬骨头”。
抢抓机遇,当好脱贫引路人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易地扶贫搬迁是“五个一批”中脱贫手段最直接、效果最明显的一项举措,这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为尽快实现全村的小康目标,该村党支部在充分研读石阡县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的基础上,针对本村实际情况,积极向本庄镇人民政府和石阡县水库和生态移民申报移民项目工程,成功为凉山村争取到了2016年本庄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59户229人。
力求实效,合理规划有亮点
凉山村位于本庄镇东北部,距集镇9公里,全村共有9个村民组,368户居民总人口1658人,该村一些村民组因自然条件恶劣、道路崎岖、交通不便等因素制约,导致脱贫难、脱贫慢、脱贫方法不多,仍然属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贫困集中区。凉山村党支部根据该村实际情况,对安置点进行科学选址,本着既要脱贫又要建设新农村思路,让易地扶贫搬迁搬出来的群众能享受交通、教育、医疗、产业、合作社、农村电子商务的便利。既要使其搬得出、又要使其稳得住、最后还要能致富。
善谋发展,带动致富有方法
在村支两委的带动下,充分利用好各种强农惠农政策,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打造出了以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组织化运作、市场化营销、示范化带动的高效脱毒马铃薯生态园区和生态茶叶园区,并通过建立新型农村合作社的方式年底分红,已经让村民们开始享受到了致富的“甜头”。与此同时,村支两委还积极向县级相关部门寻求支持,争取资金完善该园区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还不定期为村民提供产业技术技能培训,使其脱贫致富有方法、有门路。并让易地扶贫搬迁户紧紧围绕园区谋求生计,实现了在家门口就有收入的良好态势。
敢打硬仗,求真务实出成绩
完成2016年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决胜扶贫攻坚的一场硬仗,既是“死”任务,也是“死”命令,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为完成好这个必须完成的任务,村支两委在第一时间摸清搬迁的人从哪儿来,搬迁到哪儿去,房屋怎么建设,迁出点的恢复和生计怎么办的问题;认真吃透、宣传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服务主动,从思想上消除搬迁群众故土难离的情结;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解决工程推进中的缺水、断电、土地征收、线网改迁、施工安全等问题;同时发挥战晴天、抢雨天、不放过夜间的苦干实干精神,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搬迁农户在年底顺利搬迁入住。
据悉,现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其中已55套房屋已完成主体施工,基础设施建设也在有条不紊进行中。
会员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