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课堂:跳动的音符点亮梦想

来源:中华时报    作者:朱军进 鲁月    发布时间:2016-08-13    

弹奏吉他.jpg

(图为志愿者在课堂教孩子们弹吉他)

“我喜欢音乐课上,老师给我们弹吉他。”小朋友兴奋地对志愿者们说。针对留守儿童课余生活单调,情感寄托匮乏的现状,2016年安师大生科院赴四川洪雅“红烛行动”爱心支教团队开设音乐课堂。志愿者精心准备了乐器、乐理、歌曲等授课内容,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学音乐、爱音乐。

一把吉他 点燃音乐梦想

“老师,老师,这是吉他么?”当志愿者背着吉他走进课堂,平时很少见过乐器的小朋友们立刻对这个奇怪的“大家伙”充满了好奇。志愿者从吉他构造,发声原理,基础拨弦技巧三个方面向小朋友们介绍。勤奋好学的孩子们一边听着课,一边在本子上做着笔记。在让小朋友们试着学习拨弦的环节里,志愿者手把手地教小朋友们正确的握琴和拨弦姿势,当小朋友们试着亲手拨出动听的音符,他们的兴奋溢于言表。一把吉他点燃了孩子们心中的音乐梦。

理论授课 初识奇妙乐理

音乐理论授课.jpg

(图为音乐理论授课)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教室上传来琅琅的读书声,这是音乐课堂上老师讲授基础乐理的情景。“对高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只教唱歌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学习知识的目的。适当地增加乐理课程,对小朋友们知识拓展和将来研习音乐都有很大的帮助”,支教团队的音乐老师如是说。志愿者请一位小女孩展示了她的笔记本,上面工整地记着“节奏”、“音名和唱名”、“基础识谱”等老师已讲授的乐理内容,她说:“我觉得这些东西很难,但是很好玩,我把音符和节奏拼在一起,就像在创作一首歌一样!”

小小歌手 唱出心中感想

孩子们唱手语歌.jpg

(孩子们学唱手语歌)

唱歌是柳江小学孩子们钟爱的一件事。教学过程中,志愿者结合孩子兴趣,教唱了几类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歌曲,《歌唱祖国》教会孩子热爱祖国、《低碳贝贝》帮助树立环保意识、《有你的地方是天堂》引导孩子孝顺父母。在教授《有你的地方是天堂》这首歌时,一个皮肤黢黑,身材瘦小的小女孩悄悄凑在志愿者耳边说:“老师,我喜欢这首歌,因为是唱给妈妈的歌,我想唱给我妈妈听”。志愿者愕然,她已经二年没有见到自己的爸妈了。这个小姑娘叫宋冰,爸爸妈妈常年不在家,除了帮做家务外,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妹妹。对于许多像宋冰这样的留守儿童,唱歌不仅仅是娱乐,更是他们倾诉孤独内心的途径。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勇敢地放声歌唱,表达自己的情绪。“娃娃变得更开朗了”一位孩子的爷爷在被问及孩子参加完爱心支教后最大的改变时,这样说道。

此外,志愿者还教授了手语伴唱、合唱等丰富多彩的歌曲演唱形式。课程共计15个课时,让孩子们在弹乐器、学乐理、唱歌曲的过程中了解音乐知识,体会音乐魅力。同时,“红烛行动”爱心支教团队也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并且帮助柳江小学的孩子们寻梦、追梦。


责任编辑:中华时报
相关链接: 中华时报(app) 中华新闻通讯社 新世纪艺术 中华摄影报 中时网

Copyright © 2002-2017 中华时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5831号-4 记者查询  关于我们  手机版本 技术支持:海南布谷

快捷评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