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时报讯】没有开业仪式,没有嘉宾云集。12月25日下午,通过发布一条消息,由中国倡议、57国共同参与组建的新型多边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下简称亚投行)正式成立。
截至25日,包括缅甸、新加坡、文莱、澳大利亚、中国、蒙古、奥地利、英国、新西兰、卢森堡、韩国、格鲁吉亚、荷兰、德国、挪威、巴基斯坦、约旦等在内的1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股份总和占比50.1%)已批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以下简称《协定》)并提交批准书,从而达到《协定》规定的生效条件,即至少有10个签署方批准且签署方初始认缴股本总额不少于总认缴股本的50%,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
根据筹建工作计划,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仪式暨理事会和董事会成立大会将于2016年1月16-18日在北京举行。
亚投行是干什么的
2013年10月2日,习近平访问印尼时表示,中方倡议筹建亚投行。什么是亚投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英语: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简称亚投行,英文缩写:AIIB)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援助亚太地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是发起国,总部设在北京,首任行长是印度人。
根据亚投行“基本大法”——《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亚投行的宗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在基础设施及其他生产性领域的投资,促进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财富并改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二是与其他多边和双边开发机构紧密合作,推进区域合作和伙伴关系,应对发展挑战。
亚投行投资方向。按照多边开发银行的模式和原则运营,重点支持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亚投行将与世行、亚行等其他多边及双边开发机构密切合作,促进区域合作与伙伴关系,共同解决发展领域面临的挑战。据亚行一份报告显示,到2020年,亚洲至少需要8万亿美元的基建资金,其中印尼一国就需要2300亿美元,连接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的湄公河流域则需要500亿美元。
为什么在圣诞节成立?
为什么是昨天?
今年6月29号,在首都人民大会堂,50多个亚投行的成员国签署了一个叫《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的东东,其实这个《协定》就是亚投行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亚投行的宗旨、股权、投票权、业务运营、治理结构……反正亚投行之后所有的运营规则都要完全遵循这个《协定》里的内容,所以只有《亚投行协定》生效之后亚投行方可成立。
那么问题又来了,这都签完字了《协定》还没生效?
对的,其实国际多边开发金融机构都是这样,签完协议之后并不意味着协议生效,而是需要签署方拿着《协议》在本国获得立法机构批准并交存批准书才可以,比如我们中国就要经过人大的批准,拿到批准书。当然,在11月4号我们人大就通过了呢,其他国家也要经过自己的立法机构批准。当然,不是一个国家批准就可以生效,也不需要所有国家批准,这个生效条件是根据机构本身按照实际情况制定的。
那按照要求呢,《亚投行协定》的生效条件有两个,且必须同时满足:一是在今年年底之前,意向创始成员国中至少有10个签署方在本国对《亚投行协议》获得立法机构批准并交存批准书、接受书或者核准书;二是签署方初始认缴股本的加总数额不少于认缴股本总额的50%。
然而就是昨天,2015年12月25日,圣诞节!包括缅甸、新加坡、文莱、澳大利亚、中国、蒙古、奥地利、英国、新西兰、卢森堡、韩国、格鲁吉亚、荷兰、德国、挪威、巴基斯坦、约旦等在内,股份总额占比50.1%的1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已批准《亚投行协定》并提交批准书,从而达到了《协定》生效条件,所以亚投行正式成立。
那么,亚投行的成立,能给中国带来什么?
亚投行给你带来哪些好处?
由于亚投行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A股市场“一带一路”概念股已经大热。多家机构提醒,“一带一路”是贯穿未来3年至5年的超级投资主题,国内约31个省区市宣布加入“一带一路”规划建设,可重点关注铁路、公路、航空、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个股并逢低介入。
虽然亚投行尚未说明未来如何筹集资金,但有报告建议银行间借贷和成员国发行主权债券这两种可能途径。
主权债券的发行主体是政府,是政府财政部门或其他代理机构为筹集资金、以政府名义发行的债券,主要包括国库券和公债两大类。将来,普通居民或可购买这债券。
亚投行成立后,目的是促进区域金融合作,为亚洲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包括机场、公路、电信、保障房、铁路等。
中国已在国内大量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而亚投行将成为中国向海外输出资本、劳动力、技术的平台,帮助亚洲及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反过来也促进中国经济。
业内估计,亚投行成立后,中国居民赴相关国家打工和留学机会相应增多。
野村证券认为,亚投行在中国扩大对外投资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而积极角色,对人民币国际化有着积极作用。
业内认为,亚投行通过亚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既为民营基建企业打开基础设施项目进入通道,又能较好地为民营基建企业提供公平待遇的庇护和支持。特别是当前“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民营基建企业走出去带来大好契机。
亚投行向一带一路国家提供的资金和资本支持,不再是一个国家的行为,而是所有参与亚投行国家的共同行为。被投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受到的外部力量干预将大大减少。中国企业在承担“一带一路”建设工程时,也将有效避免单一资本带来的巨大风险。
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境旅游首次突破1亿人次,超过百万人次的目的地(港澳台以外)有韩国、泰国、日本、美国、越南和新加坡6国。内地居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分布为:亚洲89.5%,其中港澳台占70.4%;欧洲占3.5%;非洲占3.0%;美洲占2.7%;大洋洲占1.1%;其他占0.2%。
机构预测,2020年中国出境游游客的数量将达到2亿人次。随着亚投行支持的“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更多内地居民赴东南亚或欧洲旅行不再只选择坐飞机,还会选择乘坐高铁或邮轮,旅途开支也会相应减少。
亚投行成立后,春节不少内地游客在日本抢购马桶盖的现象,将大大减少。商务部数据显示,去年内地居民境外购物迅速增长,境外消费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成因是多种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差价。
商务部数据还显示,内地居民国外购物呈现单一化和模仿式消费。随着亚投行支持的“一带一路”建设加快,中国商品出口可能增多,进口商品也会更加丰富,内地居民消费观念改变也会随之改变。
亚投行,一路走来的800天
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筹建亚投行的倡议一经提出便迅速在“朋友圈”刷了屏;2014年10月,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签署《筹建亚投行备忘录》,筹建工作进入新阶段;2015年4月15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发展到57个,遍布五大洲。2015年6月29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如今,亚投行如期成立,其间走过了一个吉祥如意的数字:800天。
附:亚投行成立大事记
▲2013年10月2日,习近平主席提出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倡议。这是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补充现有国际经济秩序的建设性举动,是对现有多边开发银行的有益补充,对全球和亚洲各国来说都是互利共赢的。倡议提出以来,中方一直本着“公开、透明”的原则推进筹建进程,得到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
▲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的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正式签署《筹建亚投行备忘录》,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标志着这一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区域新多边开发机构的筹建工作进入新阶段。
▲2015年3月31日,是各方商定的接收新意向创始成员国申请的截止日期。有意作为创始成员国加入亚投行的国家须在2015年3月31日前提出申请,经现有成员国同意后可成为意向创始成员国并参与亚投行章程谈判和筹建进程。不能作为创始成员国加入的国家以后仍可以作为普通成员加入亚投行。
▲2015年4月15日,筹建亚投行首席谈判代表会议主席、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4月15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共有57个,其中域内国家37个、域外国家20个,涵盖亚洲、大洋洲、欧洲、拉美和非洲五大洲。
▲2015年6月29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亚投行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财长或授权代表出席了签署仪式。各方商定将于2015年年底之前,经合法数量的国家批准后,《协定》即告生效,亚投行正式成立。
▲2015年7月6日,根据筹建“亚投行”特别财长会通过的亚投行候任行长遴选程序,中国政府正式提名金立群为亚投行候任行长中方候选人。
▲2015年8月24日,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第六次谈判代表会议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举行。与会的54个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谈判代表(阿曼、斯里兰卡和瑞士因故缺席)按照公开、透明、择优的原则,通过共识选举中方提名人选、现任亚投行多边临时秘书处秘书长金立群先生为亚投行候任行长。候任行长将在亚投行首次理事会上被任命为行长。
▲2015年11月4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标志着这一关系亚投行能否顺利开张的法律协定已获我国立法机构批准,向最终生效迈出关键一步。
▲2015年12月25日,中国宣布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达到《亚投行协定》的生效条件,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