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时报讯】经历波澜壮阔的2015年後,A股在2016年首个交易日再上演惊人戏码。多重利空导致沪深两市下跌,下午开市约半小时,一路狂跌的沪深300指数先後触发5%、7%在首日实施「熔断机制」的临界点,结果令A股停市(提前个半小时收市)。受A股大泻拖累,港股大挫近600点,晚上美欧股市亦大跌,可谓全球开局失利。市场人士认为,熔断机制人为「秒杀」流动性,投资者担心停市而恐慌抛售,在非常时期不但无法熨平风险,更可能助长杀跌,令两融爆仓风险剧增。
A股昨首日实施熔断机制,孰料当日即「圆满」完成测试。最终上证综指、深成指与创业板指分别暴跌6.86%、8.20%及8.21%,千股跌停潮再度来袭。原为降低交易风险而设立的熔断机制,由此陷入巨大争议。
道指中段急泻434点
港股昨日亦大受拖累,昨早低开131点後,随A股下挫而跌幅不断扩大,收市时恒指大跌587点,报21,327点,跌幅2.68%。国指收报9,311点,跌350点或3.62%。晚上欧美股市亦急泻,截至今晨1:15,道指急插434点,德股DAX指数收跌4.28%。今次A股熔断,可谓引起全球恐慌。
昨日早市已有多个利空消息:离岸人民币大跌;财新中国12月财新制造业指数(PMI)连续第十个月低於50点荣枯线,显示内地制造业继续放缓;A股大股东及高管禁止减持令本周五解除,更如「达摩克里斯之剑」,中金曾预测,1月份大股东高管潜在解禁规模约为1.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5.2%,实际减持规模在1,500亿元。
传大股东禁售令延长
昨日收市後,市传有上市公司收到深交所通知,提醒大股东不能减持相关股份,直到有新规定出台。
沪综指小幅低开0.07%,但之後出乎意料地加速下行,45分钟内急挫逾140点,暴跌4%。与熔断机制直接挂鈎的沪深300指数与沪综指走势相若,熔断一触即发,市场恐慌情绪几近爆棚。之後沪综指与沪深300指数均几近横行,早盘总算有惊无险。但深成指与创业板指走势更差,早间就曾大跌逾5%。沪综指午市跌3.94%,沪深300指数挫4.01%,尚在5%熔断阈值之内。
午後形势突然急转直下。13:12,沪深300指数跌幅扩大至5.05%,触发15分钟熔断机制,全面暂停交易。13:27,交易恢复,但恐慌情绪并未消除,指数直插,6分钟後跌幅扩大至7%,触发第二次熔断,两市停止交易至收市。最终,沪综指报3,296点,下跌242点或6.86%;深指报11,626点,下跌1038.85点或8.20%;创业板指报2,491点,跌222点或8.21%。两市共成交近6,000亿元,逾2,000只个股收跌,约1,400只非ST个股跌停,仅41只个股收涨,几乎全线下挫。
忧停市股民提前抛售
申万宏源分析师徐磊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市走弱的直接原因虽是多重利空所致,但熔断机制确实起了助跌作用。在他看来,A股市场以散户为主,与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成熟市场不同,散户行为颇为情绪化,若不恰当地引入成熟市场的交易机制,可能会适得其反,「无熔断机制的情况下,涨停、跌停均可出手交易,无论暴涨或是暴跌,至少流动性无虞,但在熔断机制下,流动性被人为中断,触发熔断後买不进、抛不掉,这势必会导致投资者提前过激反应。」他特别提到,若反覆触发熔断,将令两融业务爆仓风险剧增,後续连锁反应难以预料。
天信投资的分析报告也指出,A股短期走势并不乐观,年前资金面趋紧,大规模减持潮将至,市场存在暴跌的可能性。不过,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指出,A股连续大跌的基础不存在,今日不会继续熔断。一名基金公司投资总监亦称,毕竟沪深300指数中有四分之一的票在「国家队」手里,不用担心砸盘。
A股跌停七大死因
1.熔断机制实施A股熔断机制首日生效,引起市场避险观望情绪。由於熔断幅度太窄,投资者未适应新规,临近熔断会增加沽压,加剧恐慌情绪。
2.财新PMI逊预期昨日公布的12月财新PMI录得48.2,连续第十个月低於50点荣枯线,逊於预期的48.9和前值的48.6,预示经济继续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3.人民币未止跌昨日人民币未止跌,在岸及离岸人民币均跌至逾4年半新低,引发资本外逃忧虑。
4.减持禁令将到期大股东减持禁令1月8日到期,市场忧上半年减持潮卷土重来,中金预计1月份实际减持规模在1,500亿元人民币以上。
5.地缘政治紧张沙特宣布与伊朗中断外交关系,引发国际油价上升,市场恐中东再添乱局。
6.全球股市下挫去年最後交易日,欧美股市俱下跌近1%,今年首个交易日亚太主要股市开盘多数跟跌。
7.新股步伐或加快监管层选择在2015年的最後一天颁布新股发行制度正式稿,快过市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