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墨园的由来你知道吗?
宝墨园的来历,须从宝墨园东侧的包相府庙谈起。包相府庙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是奉祀北宋名臣、龙图阁大学士包拯的地方。相传有一年西江发大水,有一段黑色木头漂流到村边,人们把它放回江里,谁知下游水大,木头又回流到村边来。这种情况再三出现,人们觉得十分奇怪,便把黑木头供奉起来。
嘉庆四年间(1799年)朝廷诛除贪官和珅,社会上掀起反贪倡廉之风。影响所及,人们自然希望能得到像包青天那样的清官来治理官吏。便把木头刻成包青天像,在此建起包相府。包相府建成后,每日香火鼎盛,拜祭的善男信女日益增多,在清末民初,村名便用香油善款在祠旁扩建了一个村级公园,这便是昔日的“宝墨园”。
(狗头砸、虎头砸、龙头砸)
因为一些历史因素,上世纪五十年代时,昔日的村级公园【宝墨园】被毁。到了1995年,由原番禺市委书记梁伟苏老先生牵头,在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下【宝墨园】得以重建。重建后的宝墨园,湖光山色,风光秀丽,小桥流水,古色古香!
(聚宝阁)
(荔景湖)
(九曲桥)
(艺林苑牌坊)
(宝墨湖)
(紫带桥)
(紫洞舫)
(赵泰来艺术宫)
(治本堂)
(宝墨堂)
(龙图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