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以“爱国”名义的无底线

来源:中华时报    作者:肖 舟    发布时间:2016-09-21    

——兼评史上最高龄剧组的电影《我的战争》宣传片

 万寿台大纪念碑广场.jpg

万寿台大纪念碑广场

这部战争大片讲的是“抗美援朝”时,中国军队的英勇表现——拯救了朝鲜,教训了美韩。电影还没上映,其历史水准已经能猜出一二,但这不是我想要说的。我要说的是,这个电影整了24位史上最高龄的七、八十岁的老一辈电影艺术家(相关文字报道见诸2016年9月8日《新民晚报》“文体新闻”版)拍了一部宣传片,大概故事情节是这样的:一个夕阳红旅行团到首尔去旅游,上车的韩国导游给大家问好,并欢迎大家第一次来首尔,这群老人瞬间高潮,欢脱的说自己不是第一次来首尔。当韩国小导游看完护照信息一脸懵逼的时候,这群老人开始了亢奋的爱国表演:

毛泽东接见金日成(1972年).jpg

毛泽东接见金日成(1972年)

我们当年是文工团!我们当年是钢刀连!我们当年来的时候不用护照!我们当年来的时候还叫汉城!我们当年是举着红旗进汉城的!

MGD!看完之后,我对这群长期沐浴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现实服务雨露的老艺术家真的不知道说啥好了,我们小时候都是看这些人拍的电影长大的,看到他们这么打了鸡血般地亢奋,或许,不说两句也不好。

 

向金日成像献花的女兵.jpg

向金日成像献花的女兵

首先,你们歌颂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的战功,这本无可厚非,但你自玩自嗨也就行了,干嘛非要拉上韩国人加入你们的爱国表演?你们当年攻陷了人家的首都,今天又要来恶心人家,言语中充满了傲慢与狂妄,完全是戏耍韩国小导游的剧情,还有底线吗?韩国人应该不会傻到去认为当年志愿军攻占汉城(今首尔)是在“解放”她们,在韩国人眼里:那是自己国家的首都被外国“侵略者”的沦陷。尽管,当年志愿军军纪严明,在汉城没有烧杀抢掠,但价值观的对立比烧杀抢掠更证明这是一场违背韩国人民意愿的占领。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日本人拍了一个广告宣传片,内容是这样的:一群年过九旬的日本老人抵达南京旅游,中国导游热情洋溢的鞠躬,欢迎大家第一次来南京,而这群日本老人却用颤抖的声音亢奋的说:我们七十多年前来过!中国当年还叫支那!我当年正在第6师团服役!我们当年是举着太阳旗进南京的!花姑娘,要喜要喜……

韩国境内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墓1.jpg

韩国境内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墓

中国人看了这样的情节,心情会好吗?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字送给这个宣传片的导演与策划,应该是最好的!可能有的朋友自信地说:小日本绝对没有这个胆量拍这样的内容。是的,日本人不光是没这个胆量,更没有这么低的底线!

其次,这场如火如荼的战争已经过去六十多年了,当年的国际形势早已天翻地覆:曾经的敌人,现在是交往密切的朋友;曾经“用鲜血凝成友谊”的盟友,却成了天天在家门口“放核弹”的麻烦制造者。

毛岸英之墓.jpg

    每年25%左右的国民收入用于军费,义务兵役制让这个国家几乎满眼都是土黄色的军装:大街上、商店里、海关、饭馆……

你还以当年的立场与价值观去说今天的事,感觉你们好像还活在梦里?客观的讲,韩国人对于中国游客非常友好。笔者及身边的朋友也曾多次去过韩国观光,回来后多数对韩国一片夸赞,说韩国人非常热情——有一天,夫妻俩逛街累了,有些难受,就坐在长椅上休息,看见旁边有个咖啡售卖机,她不会用,就在那看。这时,过来一个韩国人,帮其接了一杯咖啡,刚要给钱,那个韩国人就比划着说:不要钱,这个是我送给你的。朋友俩人没有啥固守的立场与价值观,他们只是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讲述韩国人的友善。诚然,韩国人对你友好也有挣钱的因素,但花钱的同时也受到了礼遇,何乐而不为呢?对一个友善的导游,用恶心对方的方式夸耀攻占过人家的首都,这是礼仪之邦的作为吗?

 

朝劳动党“七大”特刊.jpg

朝劳动党“七大”特刊

最后,对于那场战争的性质,六十余年来一直争论不休。当年,我们的父辈们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时,领袖光芒照耀下的每一个人民都坚信,我们是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我们还满怀着天下情怀的认为:这是去解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朝鲜人民(包括南朝鲜人民)。然而,六十年后,却发现:我们当年付出了包括领袖儿子在内的18万烈士的生命,解放了的朝鲜,已经世袭到了第三代,人民长期生活在“苦难的行军”之中。

2016年1月6日,朝鲜政府发表声明,宣布成功进行首次氢弹试验,这也是朝鲜的第四次核试验。仅8个多月之后,也就是9月9日,朝鲜就宣布成功进行了第五次核试验,打破以往3——4年的周期。甚至连党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书记,主管意识形态和对外联络在内的高官和外交官们也在想方设法地“脱北”,这是什么样的国度?

鸭绿江断桥.jpg

鸭绿江断桥

而“三八线”另一边,没有被我们解放的南朝鲜(韩国),1960年时,全国的GDP与人均GDP仅是朝鲜的40%和55%,高速发展的经济也带动了朝鲜社会文化的发展,80年代,朝鲜画报上模特靓丽的身姿就是这种发展的一个缩影。90年代后,随着苏东剧变,领导人罔顾朝鲜缺乏石油的现实一味推动农业全盘机械化,从而导致冶金、煤炭、电力生产大幅度下降,整个工农业生产处于严重的衰退之中。但是,1987年就实现民主化,1993年,选出第一位非军人总统金泳三的韩国却在政治宽容、经济发展等方面将朝鲜甩得越来越远,早在1979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达到1745美元,“汉江奇迹”露出了端倪,1995年,突破了1万美元大关(10037美元)。其实很讽刺,当我们还在为了买点鸡鸭鱼肉蛋争抢的时候,人家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已由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之一,一跃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作者在鸭绿江边.jpg

作者在鸭绿江边

他们当年被我们打败的军队,2000年起以正面表现处于分裂状态的南北双方士兵之间友谊《共同警备区》中那一句“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面对面站着,却不能说我爱你。”还有,南北两边的士兵相互开玩笑时所说的“你的影子过界了”,都让人感到莫名的伤感和心酸。而最后的点睛之笔被称为“韩国电影十大经典结尾之一”,片中登场角色同时被照相机摄入同一时空,黑白照片不仅缅怀着四人曾经的友谊,更预示着他们相互的同胞身份不会被一米之隔的分界线所永远隔离,他们唇间眼角隐含的笑容终究会将两个国家带向统一。

    而我们当年占领了汉城的《风云儿女》,其位于长春市中心南湖公园西北的电影制片厂却日渐凋零。诚然,我们不能以今天朝韩的差距去完全评判六十多年前的战争,但是,离开战争现场几十年,我们最应该看到的是战争的残酷。战争作为一种解决国际冲突的方式,代价总是过于沉痛。任何一场战争都应该被严肃对待,而不是轻松消费。制片方或许会辩解说,他们没想这么多。但恰恰是这种无意识最能体现出一个人对历史和人性的真实态度。


责任编辑:王璨
相关链接: 中华时报(app) 中华新闻通讯社 新世纪艺术 中华摄影报 中时网

Copyright © 2002-2017 中华时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5831号-4 记者查询  关于我们  手机版本 技术支持:海南布谷

快捷评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