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满桌农家菜 霍建明 摄
距离安徽潜山县城西北方向,在弯弯曲曲柏油公路上行驶约10公里,眼看就要到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天柱山游客中心了,小车忽地向左一转,经过一所小学,再往前慢行数百米,该县天柱山镇农家乐桃园山庄赫然出现在我们面前。
一个别致的停车场,大概只能逗留10余部小车,尽管场子小,可停车标志大写的英文字母“P”却一点不含糊。镇办公室彭主任对当地农家乐了如指掌,他建议我们在桃园山庄应多关注土菜。于是,随四十多岁的王大厨师在附近菜地开始了采摘。菜地种植有辣椒、扁豆、萝卜菜、丝瓜,当然还有红芋、玉米地、茶园等等。
图:家在天柱山麓 霍建明 摄
近年因摄影采风去过一些农家乐,每到一处总喜欢打听或观察,“农”的味道足不足,“乐”又在哪儿?到了吃中饭时间,主人邀我们入席。菜由王厨师亲自烹调,上菜时自然也由她介绍。整整一桌子菜,几乎全是自产的。如炒扁豆、炒毛豆米、炒鸡杂、腌豇豆等。最得意的一道菜莫过于山粉圆子烧肉,该菜由王大厨亲自设计制作,2012年11月荣获天柱山十大地方菜之一,奖状就贴在餐厅墙壁上。
制山粉的山芋,又名蕃薯、红薯、甘薯、番芋、地瓜,其蔓细长,茎匍匐地面。块根皮色白黄或发红,肉大多为黄白色,但也有紫色,除供食用外,还可以制糖、酿酒和制酒精。
图:山粉圆子烧肉 霍建明 摄
潜山传统的山粉制作,是先准备一口不常见的大水缸,这缸内有一道道齿,在缸内将山芋一个个磨成渣状,然后用水中和去其渣取其浆,凉干的浆结晶成块。吃时,先将结晶块用水泡一下。放水挺有讲究,放多了难免成为山粉稀糊,干了结晶块又很难溶解。上桌的熟山粉圆子中偶尔有白印子,就是因为没调均匀。调好山粉,放油锅中翻烧也要掌握火候。火大了容易焦糊,火小了半天不得熟;油放多了吃了腻人,放少了卡锅、焦糊。圆子烧到恰到好处时,要盛出来趁热切块,最后将切好的山粉块儿放当地购买的黑猪肉一起加佐料烹调。
图:桃源湖景观 霍建明 摄
庄主说一盆山粉圆子红烧肉,通常价钱在55元,但在特别会还价的游客面前也可以让点。我们笑着说,那你做生意很灵活呀?庄主笑而不答,那意思是肯定了我们的说法……看到山粉圆子红烧肉等土菜,我连忙用照相机拍了下来。满桌土菜,色香味形意养基本上都到位了,使得吃货们一个个点头称赞,那一瞬间我似乎找到了什么。由此想到上午接触到的5位安徽省城合肥游客,他们在桃园山庄住了2夜,连声说这里空气好,环境美,土菜别有风味。看来,还真是名至实归。
以山粉圆子为代表的潜山土菜玄妙,有时抬头可见就在不远处天柱山虚无缥缈的云雾中显现,有时似山庄下静如处子桃源湖中的涟漪正游移,有时仿佛周边大片松竹叶梢儿欢乐点头,有时好像是堆在庄主、厨师满脸褶皱上的那憨厚笑容……
作者简介:霍建明,中国散文学会、安徽省作家及摄影家协会会员,安庆市第五届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代表,现任潜山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县地方志办公室副主编。